专家称二季度发行量将达到1.8万亿元至2万亿元
本报记者 包兴安
5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加快。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5月26日,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18200.63亿元,其中5月1日至5月26日发行规模达4181.73亿元。
根据地方债信披文件,5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达到6319.62亿元,将创年内新高。前5个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达20338.53亿元。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其中提到“今年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支持范围扩大到新型基础设施等”。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增专项债是当前各地基建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通常约有50%左右会投入到符合要求的基建项目中。考虑到专项债资金拨付到项目落地开工需要一定时间,要求“今年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意在确保可用专项债资金能够在年内形成实物工作量,从而真正发挥托底今年经济增长的作用。这反映了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财政政策适当靠前发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政策导向。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举明确释放稳投资、稳增长的强烈政策信号,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提高投资拉动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3.65万亿元,各地行动迅速,充分发挥专项债扩大投资、稳定增长的积极作用。预计各地二季度完成大部分新增专项债券的发行工作,并于三季度完成扫尾。
“面对当前特殊的经济形势,可打破常规,快投资、快见效,以最快速度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稳住经济增长预期。”张依群如是说。
今年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快,可用于基建投资的财政资金较为充足,对基建投资的拉动效应已显现。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已经发行的专项债券安排项目超过1.1万个,有1200亿元的专项债券用作了重大项目的资本金,为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提供有力支撑。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新开工计划总投资增长28%。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更好发挥专项债效能。支持新基建等增后劲、上水平项目建设。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在重点用于交通、能源、生态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项目基础上,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公共服务等项目。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分别用于市政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315.70亿元,交通基础设施179.78亿元,社会事业162.65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152.06亿元,农林水利63.87亿元,生态环保17.87亿元,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8.50亿元,能源2.86亿元,支持化解中小银行风险135亿元。
“新基建的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类。目前来看,专项债资金投入新基建领域的占比还很低。”冯琳表示,将专项债支持范围扩大到新基建领域后,预计专项债对新基建的支持力度会明显加大。
张依群预计,新增专项债发行将进一步加快,6月份发行量将达到1万亿元左右。
冯琳表示,新增专项债或于6月底前“基本发完”。若监管对“基本发完”的底线要求为85%至90%,那么到6月底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需达到3.1万亿元至3.3万亿元。这意味着二季度发行量将达到1.8万亿元至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