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多少钱,花到哪里去?——很多人都用账本记录着点滴生活,政府也有一本“账”,就是通常所说的财政。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也折射着民生之变。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举办“发改大讲堂”,邀请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徐逸智,围绕“北京市财政运行情况”进行授课。培训采取“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全委各处室、设在机构、直属单位80余人线下“听讲”,其他干部通过线上直播同步参与学习。
认识“财政”那些事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徐逸智院长从财政的常见理论和历史实践讲起,系统生动地介绍了财政的重要性、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北京市财政特点以及促进财政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等四方面内容。赶紧跟着发改君一起划重点——
财政的“四本预算”
我国政府预算包括“四本预算”,即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涵盖了政府全部收支情况,反映了“钱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在“四本账”中起到关联作用,也是“四本账”的主体。
财政体制的沿革
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财政体制经历了“统收统支”“包干制”“分税制”三个阶段。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主要是分权、分税、转移支付——
“分权”定支出
划分、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相应确定财政支出范围;
“分税”定收入
按税种划分各自的财政收入范围,将全部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转移支付”促平衡
中央通过分税制集中的财力,不断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缓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建立及其后的调整完善和稳健运行,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促进财政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财政平稳运行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
今年以来,在稳经济保民生相关工作中,财政政策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要让市场主体真解渴、早受益;持续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发挥政府投资乘数效应,引导社会投资方形成稳定预期……
培训最后,徐逸智院长提出,发改干部要提高对财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好了解财政政策工具对首都发展改革工作的重要作用。聚焦企业关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根植性。同时,强化财政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发改大讲堂”里都有啥?“发改大讲堂”是北京市发改委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委内人才优势,聚焦“十四五”规划、“疏整促”专项行动、回天行动计划等全市重点工作或专项工作,以及如何提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等专业化能力,定期举办的发改业务培训。
目前,“发改大讲堂”已经持续开展3年。下一步,将继续邀请各处室、单位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走上讲台,不断提高发改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
今天的发改大讲堂就到这里啦!
“吃透”规划政策
走近专项工作
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不断“加成”
下次上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