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金融工具。
普遍认为,量化宽松计划源于美国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推行的挽救经济政策。到2008年底,经过美联储的一顿操作,虽然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但是经济仍在衰退,而基准利率基本接近0,传统刺激工具已经耗尽。2009年3月,美联储推出了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购买的标的是国债以及政府支持型的企业债券,即“量化宽松”(QE)。2009年~2011年的2轮QE使得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展2万亿美元。
有别于粗暴的“大水漫灌”,QE目标是对长期利率的影响,其理论基础是:投资者能够在市场购买的国债以及政府支持型的企业债券减少,就不得不去购买其他类型的债券,从而降低整个债券市场的预期收益率。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市区优质楼盘捂盘,持币者不得不转向郊区环线楼盘了---
从技术层面来讲,美联储并没有“印钞票”,这似乎与惯性思维的认知相悖。会计基本原理:资产=负债 资本,2009年~2011年期间,美联储的资产从不到1万亿扩展到3万亿,但是其资本的增加却不多(约从7000多亿到1万亿)。此处资本的学名是:流通中的票据,即钞票。新增的2万亿主要源于准备金余额,这些是商业银行存放在美联储的资产,甚至还不属于广义货币。结果:整个市场的利率确实下降了。
实际上,中央银行购买资产一直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工具。2020年,为减缓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冲击,中国央行推出货币政策4000亿专用额度,定向购买地方银行的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工具精心设计:其购买的贷款比例为40%,贷款所有权为央行,但管理权在贷款银行,坏帐由其承担。该工具为小微企业在疫情下恢复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