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初七,全国范围内应该就正式全面复工了。
这次想跟大家聊聊关于2022年宏观经济和上海楼市的十大预测。
我们其实在前几年,都做了多次预判,提前帮助大家进行了风险规避和买入或卖出的预测提醒。
2018年,我们提醒大家可以抄底上海,鼓励大家重点关注优质板块,见《房产下一轮大涨何时到来?重磅干货分享》。2019年,我们准确预测出了深圳楼市的牛市行情,并带队考察,见《这个城市又一次站在风口之上》2020年,年初我们提醒大家上海楼市会出现小阳春,提醒大家重点关注相关板块,后来相关区域的房价涨幅也确实名列前茅,见《这一次,推动上海房价的源动力,真的变了》2021年,我们预判出了上海会加大楼市调控政策,提醒大家择时买入和卖出的重要性,见《2021年,我们对楼市的一些预判》。前期跟着我们节奏买房的朋友,很多人的家庭资产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跃升,并且很多客户也自发写了文章阐述了他们跟着我们买房的经过:
《佛系买房,也要速速战速决》,《买房路上困难多,小白如何打怪升级》,《买房这件事,我不想将就》,《上海买房,如何做到行云流水的体验》...
今天文章有点长,不过相信我,满满的都是干货,一定要耐心看完并多读几遍,觉得还不错的,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
好,话不多说,咱们直接上干货。
1
预测一:“货币的水”大概率在第一季度就会出来。
今年以来关于货币政策的走向是有争议的。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1次降准,2次降息,按照常理应该是有一轮新的宽松政策。
但是这个时候美国开始收水了。
美国时间1月26日,中国时间1月27日的凌晨3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正式宣布美国会在3月份的会议上进行加息,并同时缩小资产负债表,回收市面上的美元。
虽然这次的货币紧缩美国也很无奈,他们也想继续一印解千愁,但是奈何通胀已经达到7%,不得不收。
如果我们不理睬,继续放水可能会比较麻烦。
怎么说?看下图。
历次美国加息周期的开启,都没啥好事,为啥?
因为美元的霸权地位,在美国经济不好的时候,通过QE(量化宽松),一方面刺激国内的生产和消费,另一方面稀释世界各国手中的财富。
一旦收水,美元重新回流国内,其他各国的财富瞬间被洗劫,通过这种方式美国将国内的经济和债务危机不断向外部转移。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继续放水,可能会导致短期内债务高启,成为承接美国外溢风险的爆发点。
所以我的第一个预测是。
货币政策利好可能会集中在一季度或者上半年就会兑付,但窗口期可能不会很长,得看实际情况。
2
预测二:为了维持经济稳定,“大招”可能频出。
既然放水很麻烦,那我们不放行不行?
恐怕不行。
因为今年的政策主题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使硬着头皮也要上。
但是我们现在明明是全球疫情控制最好的国家,也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难道还不够吗。
是不是在凡尔赛了?
现在经济确实很好,但是不够稳,因为有灰犀牛和黑天鹅。
灰犀牛不断撞击着我们的经济支柱,黑天鹅不断撩起新的风险爆发点。
一是今年经济增长动能疲软。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进出口都跑的有点慢,
这两年我们国家一直执行着严格的防疫政策,所以消费基本被抑制。从去年开始对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平台融资前所未有的严格管控,导致基建大幅下滑,投资带动作用降到历史最低点。最后是进出口,这两年我们疫情管控的好,生产恢复的快,出口带动效应明显,但是随着其他国家的生产力逐渐恢复,今年这块不可能再有更好的表现。二是人口增速进一步放缓。去年人口增加48万,历史最低,失去了人口增长的红利无疑是对经济增长的釜底抽薪。
但不幸的是,今年的人口增长可能会更低。
三是政府债务。全年中央已雷霆之势颁布了“十五号”文,彻底堵住了政府的隐性债务渠道。
为什么要堵?因为再不堵就真的hold不住了。
截止去年10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9.65万亿,其中,一般债务13.75万亿,专项债务15.9万亿;政府债券29.48万亿,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747亿元。
这还不算规模庞大,且无法估算的隐性债务。
所以,今年什么刺激经济的大招都别奇怪,一切为了稳定,其他都得让步。
3
预测三:不会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次反复提及一个词。
叫做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那说明什么,说明以前搞过大水满灌,而且搞过很多次。
大水漫灌是什么意思,就是无差别放水,每个人手里都越来越有钱。
以前人们有钱了,就把钱往银行存款,拿着计算器仔细抠着到底是存定期核算还是零存整取核算。
但是几轮放水下来,大家发现,存银行就意味着手里的钱越来越毛。
而普通人又没有什么好的投资渠道,为了对抗通胀,只能去买房子。
所以过去十几年是房地产高歌猛进的十几年,也是房子普涨的十几年。
这就导致年轻越来越买不起房子,干脆躺平,不生孩子了。
所以这次不会是大水漫灌,自然也不会有楼市的大牛市。
那这次的水会流向哪里?我觉得最有可能是流向基建和实体经济。
就像我前面说的,因为疫情没法完全消除,所以今年消费肯定还是不好。
进出口又会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那么只能培养基建成为新动能。
不过,这次的基建发力,我觉得不会像以前一样只是“铁工基”,而是转向5G、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城际高速、新能源汽车等新基建。
另外,信贷流向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中央多次重要的会议上都有提到,而且从各家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性小微企业将会是今年的工作重点。
水是来了,以前是政府和地产最先接到,这次该轮到新基建和实体经济接棒了。
大家如果有条件的,可以买一些上述相关行业的股票或基金,共享财富增长。
4
预测四:2022上海楼市前低后高,市场全年小涨5%。
当下上海楼市的信心,正在迅速恢复。
从大面上的二手房成交数据看,上海连续三个月二手房住宅成交都突破了1.5万套,而且企稳的行情非常明显。
从内部情况看,从平米的成交和会员数据来看,和9月、10月相比,最近2个月的成交数据不能说一片大好,至少也是市场热度大幅反弹,我说的是二手市场。
还有一个关键信号,就是我们非常关注的成交比较多的浦东某著名优质xq房,12月一下子卖了十多套,价格也从低位差不多反弹了100万。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就像我们在2021年10月23日线下密讲给大家预测的那样,2021年9月很有可能就是这一轮底部。
所以对于上海楼市,我维持2022年前低后高,市场全年小涨5%的判断。
与此同时,上海楼市会从盘整期正式进入到启动期,房价会逐步稳定,3-5月份上2万套会非常稳,一定没问题。
积极做多,但不焦虑踏空,适度杠杆,自住优先,应该是这一年的交易准则。
我也希望你,我的朋友,在新一年里拿出来更多动力,参与到市场里。不管你买不买房,离钱近一点,特别是楼市的大钱近一点,总是不会有错的。
5
预测五:对刚需有利的新房政策补丁,可能出台。
如果说上海楼市的政策还有什么bug需要修补的话,我觉得大概率是新房的积分政策。
有两个简单的总结剖析——
现在社保巨子过于豪横,有钱又有分,复兴珑御、翠湖天地、碧云尊邸、云锦东方等这些位置佳、品质高的豪宅,都被他们抢光了。
再次一点的,前滩大小王、金桥世纪、天空之城这些有倒挂预期的新房,也被他们抢占了。
年轻人或刚需想过去分杯羹?想都不要想。
这合理吗?显然不合理。
尤其是在共同富裕、楼市倾斜刚需信号震天响的背景下,新房的补丁一定会来的。
杭州和深圳都有这样的政策,不排除上海也会出类似这样的政策。
我觉得最早在今年的三四月,最晚就是「金九银十」,一定能见分晓。
6
预测六:“卖房扣分、人才加分、分层摇号”,可能是积分调整的三个维度。
打什么样的补丁呢?我都想好了,无非就是以下几点(以下仅作为预测参考,坚定支持房住不炒)。
卖房扣分、人才加分、分层摇号。
其实并不难猜,深圳杭州南京早就这么搞了,分享一下:
首先,积分政策里可能会新加一条:
现在我们都知道,上海积分购房政策里存在「无房」的认定,追溯5年购房记录。
但卖房可能没这么狠,毕竟有置换需求在,打击的是投机需求,比如追溯2年内卖房记录?减5-10分,有没有可能?
然后,人才加分。
除非引进人才,市区不太可能。大概率会在五大新城试行,基准线可能是引进高级人才 10分,普通人才落户 5分。
这点和五大新城抢人的初衷也是不相背的,很容易理解。
最后,分层摇号并行。
拿杭州南京的分层举个例,比如说一个新房开盘,30%拿出来倾斜无房户,20%倾斜人才。这两批先摇,摇完有剩的,拿出来放到剩下50%的池子里,所有人再一起摇。
当然,我觉得五大新城的分层比例,可能会更高一点。
因为落户新政支持人才的存在,40%支持人才,30%倾斜无房户,剩下的一部分,才会给二套或置换家庭参与游戏。
当然有些人会想:无房户和人才怎么认定?限离婚是肯定的,上海已经有了,追溯3年,赠与也追溯5年。
再多?也只能多一个卖房时间的认定。
至于人才,有五类是引进的,和普通落户不同,会加大倾斜,比如市区让引进人才优先摇?
主要是有高级职称的博士,拿过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国家级项目负责人或核心人员,或上海重点引进项目、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等等诸如此类的认定。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给这些人才支持,上海值得。
7
预测7:控品质可能会出现,限价空间会变大。
苗头已经开始出现了。
最近几批集中供地的名单大家看了吗?基本都在外圈郊区,一块房地联动价到10万 的都没有。
未来2-3年的趋势就是,加快五大新城供应,市区缩减(主流供应在黄浦杨浦虹口上一批拆迁力度大的地方)。
房地联动价的规则不会变。但可能会像杭州一样,在出让前就规定好控品质的政策。
没办法,这两年因为限价的存在,上海房企做品质的决心,越来越弱了。
有没有可能上调一点限价呢?有,但我不敢说。
其实各位仔细想想,倒挂厉害是一个好趋势吗?并不是。
限价不会很快松、迈大步,但可能会慢慢抬一点。
类似万科天空之城那样,新房5.8万四年都不涨,但二手已经破8万的事情,会越来越少。
从这几点来看,大家可以好好珍惜这两年的窗口期。
8
预测8:房地产税会正式实施,在3-6个月内会对上海楼市形成波动,长期看影响不大。
不出意外的话,房地产税今年会正式落地实施。
不出意外的话,上海也将会是房地产税实施的首批试点城市,为期5年。
短期内当然会有一定的冲击,但更多的其实是大家心理上的冲击,对于任何一项全新的抑制政策,因为不理解从而感到恐慌,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等到正式实施后,很多人可能会发现,其实房地产税真正能够影响到的人其实是非常少的,因为在上海有2套房子的人其实非常少。
欧美包括近邻韩国其实都有房地产税,但很多核心城市的房价依旧涨的离谱,因为真正影响房价的不是税收,而是购买力是否充沛。
如果这座城市的基本盘很扎实,产业丰富流入人口比较多,足以抵消房地产税带来的冲击。
上海楼市面对最严苛的三价取低,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迅速恢复,从中长期看,房地产税对上海楼市的影响,其实是可控的。
所以我的判断是房地产税正式实施后,在3-6个月会对上海楼市形成波动,但按照前期调控的政策和上海楼市表现看,上海楼市长周期依然会持续看好。
无他,购买力实在太过强盛。
9
预测9:上海落户的人数再创新高,五大新城将进行分流。
其实从去年的人才落户政策试点情况看,其实我们已经能猜到一些走势了。
一方面是留学生落户的规模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居转户的规模也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两项数据表明,大家注意看这个柱状图,表现还是很明显的。
现在的门槛是上海应届硕士。但2022年会不会再加一些增量呢?我觉得会,而且五大新城会出台具体的宽松落户政策,从而吸引更多的增量。
领导们为了五大新城的发展很用心,意念也很大,一定会把年轻人才往五大强导。
因为单独上海应届硕士的量还远远不够,五大新城太大了,大到短时间填满是很难的。
有没有可能,接下来全国985硕士应届毕业生也可以呢?从动力来反向推导,是可能的。
当然大家理解ZF的初心也会明白,这批人才进来,是发展五大新城的,不是为了进市区人挤人的。
这些新落户人才,以后就工作在五大新城、买房在五大新城、上学在五大新城。
这和五大新城的发展方向是一模一样的,独立综合性城市。
以后这些人进市区就只有一个目的,旅游逛街。
趋势会持续多久呢?2025年是一个节点,2035又是一个新节点。
2025年,第一批人才落户的成绩一宣布,五大新城的建设成绩一亮出来。
落户的口子会收紧一段时间,领导们理一理思路。
接下来,产业配套开始大力上了。
10
预测10:银行的房贷额度,在3-4月交易旺季后,会继续收缩。
由于去年下半年楼市的急转直下,让很多人都有了观望的心态,但是年后大家的购房欲望会大大增强。
因为这个时候很多企业已经发了年终奖了,大家手里有钱了,经过一个春节长辈们的唠叨,很多年轻人开始杀入市场。
最重要的是经历了一个冷淡期,很多二手房业主以及部分开发商心理上熬不住了,会有价格的让步。
所以无论你是刚需买房,还是置换购房,现在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最后这个窗口期也许会非常的短暂。
还记不记得去年二季度以后的房贷市场?审批速度变慢,额度开始变得紧张,房贷利率也随之水涨船高。
我觉得这种情况今年很有可能还会发生,因为现在银行仍然在严格的执行“两道红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按揭的额度是被监管机构牢牢总控的。
为什么从年初以来大家都觉得按揭贷款审批和放款的速度都变快了?
因为新的一年,新的额度已经被释放出来,但问题是,去年很多积压的贷款因为额度受到限制不得不在今年完成放款,但是这又会挤压新的贷款需求。
最后的结果就是,新增的按揭贷款将会无贷可放,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理想的房子与自己失之交臂,在等待中错失良机。
所以,老铁们,我说句真心话,趁着目前贷款额度还比较充足,如果你今年要买房,争取在5月份之前搞定。
11
写到最后,我发现天开始慢慢变亮了,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夜。
我们又将迎来新的一天,就像迎来全新的2022。
别怕,请坚定的持续学习,坚定的执行,每一轮周期都会有潜在的机会,人生的阶层是否固化,其实取决于你自己。
过年后,我们依然会保持高频次的直播和线下分享会,欢迎你“预约”参与。
大家如果想要在上海买房或是有任何买房方面的疑问,请私信我,回复666,送你价值百万的《上海买房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