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网,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甘肃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303起 全球七大太空组织“线上+线下”筹备"太空达沃斯"论坛 思想和智慧的盛宴——博鳌“大咖”的“金句”盘点 “日本政府应撤回核污染水排海决定” 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加速病毒变异?专家:缺乏科学依据 贵州留学人员期“施展聪明才智”“实现报国之志” 电子警察大规模增加 “误罚错罚、变相创收”谁来监管?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成效显著 29种期刊学科排名进入国际前10% 中国黑客入侵美国防企业?中方:坚决反对借网安问题向中国泼脏水 拆“绝户网”上“夜视仪” 长江禁渔“主战场”很拼 弗洛伊德案宣判,美种族主义痼疾难除 今年计划有37件法律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 评邱太三言论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坚持谋“独”立场,毫无诚意改善两岸关系 尿不湿、气垫鞋……这些日常用品竟是从天“下凡” 北京档案馆首次公开20余件李大钊档案 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雪山下的纪念碑传颂“两路”精神 字画像 | “师”字的正确写法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6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民建中央:加快破除关键堵点 形成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 专家解读疫苗保护效果:可高效预防住院、重症和死亡 惠企利民!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直达资金2.6万亿元 今秋小学学制变5年、初中变4年?教育部:不属实 福建漳州两地撤县(市)设区 台商指加速厦漳泉同城化发展 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受理举报1.1万件,约谈问责524人 强化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法治力道 中国发布《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井冈山脱贫村里的旗袍秀 蒙古国总理:博鳌亚洲论坛已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 美国纽约州长岛地区发生枪击事件 致1人死亡2人受伤 千年古道流淌千年文明——速览云南大丽高速沿线的文化胜景 一饼茶叶=一辆宝马,警惕有人正在“炒茶”! 沧州肃宁某中学16岁男生宿舍楼缢亡 警方:排除刑事案件 年卖300亿瓶的“肥宅快乐水”要涨价 可口可乐还能否让你快乐? 沿着高速看中国丨游走在武陵山的绿色画卷里 到2035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要实现均等化 涵盖80个服务项目 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命力已得到证实 【中国有约】终南山寨:“景民合一”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 “湾区智造”高地正崛起 清远产城融合发展未来可期 洪原淑:在第二故乡,守护“大长今”的初心|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14) 疑似特斯拉汽车在广州失控起火一乘客死亡 特斯拉:会发布消息,以官方回复为准 2021快手创作者生态报告:近300位创作者带你看短视频和直播新玩法 【沿着高速看中国】剑川古城:白族建筑博物苑 【中国有约】陕西柞水金米村:小木耳已成大产业 美疾控中心主任:美国疫情形势仍复杂 直击中央环保督察现场:郑州保利一工地扬尘防治不到位 降尘作用大打折扣 弗洛伊德案判决后纽约多地举行游行 “不妥协”的特斯拉深夜致歉!但又有车主爆料遭遇刹车失灵…… 【沿着高速看中国】“钱袋子”!剑川木雕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家卫健委:全国接种新冠疫苗超2亿剂次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依法治网,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2021-04-22 09:28:14来源:人民日报

依法治网,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法治头条·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④)

数据来源:国家网信办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

截至3月下旬,累计清理相关违法违规信息208万余条,处置账号7.2万余个,封禁违规主播7200余个……今年2月以来,国家网信办部署深入开展“清朗·春节网络环境”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影响上网体验的网络生态乱象,依法查处首页首屏生态不良、色情低俗信息引流、恶意炒作营销以及不良网络社交行为、网络暴力等问题。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从整治网络乱象到压实平台责任,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近年来网信等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加快建章立制,进一步形成治理合力,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成效日益明显,构建起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加大网络执法力度

严惩侵犯个人隐私、色情低俗、恶意营销等突出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手机APP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对用户个人信息超范围采集,导致过度商业开发,甚至有不法分子以此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实施违法犯罪,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2019年,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并成立APP专项治理工作组。

APP专项治理工作组专家何延哲认为,当前的相关治理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例如在手机APP的隐私政策、账号注销等方面,目前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但还面临‘从有到优’问题。再如强制索权问题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要做到‘最小、够用’仍有提升空间。”

为进一步解决APP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问题,今年3月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该规定明确了地图导航、网络约车、即时通信、网络购物等39类常见类型移动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并要求其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以解决部分APP利用“捆绑”手段变相强制用户授权的问题。

不仅是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谣言、色情低俗、网络暴力、恶意营销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污染网络生态环境。近年来,从出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到开展“清朗”“净网”等专项行动,全国网信系统持续加大网络生态治理力度,深入整治网上各类违法违规问题乱象,网络生态状况整体向好。

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突出问题,2020年7月,国家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重点解决一些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片面追逐商业利益,为吸引“眼球”炒作热点话题、违规采编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散播虚假信息、搞“标题党”等网络传播乱象。

网络“有偿删帖”扰乱社会舆论,影响社会价值判断;网上“软色情”信息违背公序良俗,污染社会风气。2020年11月,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网络“有偿删帖”问题和“软色情”信息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利用“软色情”信息博眼球、赚流量的平台和账号,亮实招、出重拳。

近年来,全国网信系统进一步加大网络执法力度,规范网络执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据统计,2020年全国网信系统全年依法约谈网站4282家,对4551家网站给予警告,暂停更新网站1994家,会同电信主管部门取消违法网站许可或备案、关闭违法网站18489家,移送司法机关相关案件线索7550件。

依法压实平台责任

整治网络直播内容生态不良、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缺乏内容审核把关机制等问题

2020年3月,陕西咸阳市礼泉县公安局对一款淫秽色情直播APP立案侦查。调查发现,“星空直播”及关联的“小金鱼”直播平台有大量淫秽表演,注册会员达12.4万余人,涉案金额约4000万余元。该案也被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列入了2020年度“扫黄打非”十大案件。

当下,网络直播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与此同时,网络直播行业存在的主体责任缺失、内容生态不良、主播良莠不齐、充值打赏失范、商业营销混乱、青少年权益遭受侵害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社会反映强烈。

净化直播行业生态,平台依法履行责任至关重要。去年,国家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办等八部门深入推进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聚焦解决突出问题,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平台主体责任。今年2月,国家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办等七部门又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网络直播平台建立健全直播账号分类分级规范管理制度、直播打赏服务管理规则和直播带货管理制度。

为压实平台责任,2020年各级网信部门对严重违反有关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法律法规的网站平台,通过依法约谈、限期整改、下架下线、行政处罚、公开曝光等手段,依法加大执法力度。“部分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和生产运营者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自律和他律意识淡漠,缺乏内容审核把关机制。”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当前一些平台利用自己掌握的数据、技术、资本等不对等优势,单方面制定所谓“霸王条款”“免责协议”,损害用户合法权益,推脱平台主体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平台和账号运营规则,强化行业综合治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对此,国家网信办今年1月22日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通过对原规定进行全面修订,平台主体责任、生产运营者责任都得到进一步强化,以营造更加清朗网络空间,更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开展网上“护苗”行动

杜绝用网课推送低俗违规信息,清理不良网络社交行为

有的学习类APP推送导向不良,甚至存在多个明星应援群组,且平台中存在大量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有的网站平台的网课学习栏目推送低俗违规信息以及直播、游戏、娱乐综艺、悬疑故事等与学习无关内容;多款常用工具类应用捆绑安装弹窗插件,在青少年上网课时频繁弹出,部分弹窗过大影响网课呈现,甚至推送低俗内容,严重干扰网课秩序……去年以来,这些在未成年人网课平台专项整治中被揭露的问题触目惊心。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网络“云课堂”成了广大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但一些网站平台无视社会责任,屡屡利用网课推广网游、交友信息,甚至散布色情、暴力、诈骗信息,危害广大学生特别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社会影响十分恶劣。为切实解决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突出问题,去年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启动了为期2个月的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执法处罚力度,从严查处问题严重的网站并予以公开曝光。

为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近年来各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创新工作思路、方法手段,进一步形成治理合力。

去年下半年,教育部部署启动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指出,要突出整治重点,深入推进网络环境治理工作,“针对‘祖安文化’、‘饭圈’、黑界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关键是‘打扫彻底’,要全面清理、坚决遏阻,确保校园一方‘净土’。”

今年2月,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网络文化市场集中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低俗庸俗媚俗、炫富拜金、危害社会公德等禁止内容问题。据统计,全国共检查提供网络文化产品的各类网站、APP、公众号2.9万余个,发现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前不久,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作出安排部署,即日起至11月底开展“新风2021”集中行动。其中,“护苗”行动聚焦育新人使命任务,深层清理网上对未成年人具有诱导性的不良内容;督促网络平台实施“青少年模式”并切实发挥作用,推动学校、家庭严格管理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

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环境,更需要多管齐下。如今,公安机关除了开展专项整治,依法打击各类涉中小学网课违法犯罪活动,还精心组织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李彤表示,“下一步,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深化治理成效,推动青少年整体涉网环境治理,切实维护网上教学秩序和青少年身心健康。”

本报记者 张 璁

【编辑:岳川】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