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4月21日电 题:四川天保工程实施20余载:为保护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竖起坚实屏障
作者:单鹏 安源 苗志勇
早晨7时,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黄柏国有林场杉树坪护林点的林间小屋,护林员陈奇安和邱小菊夫妇做着上山前的最后准备:丈夫陈奇安用力系紧解放鞋的鞋带,妻子邱小菊则仔细清点着随行物品。事毕,他们一个扛起锄头,一个拎起镰刀,沿着铺满落叶的山路向茂密的树林走去。“近期的主要工作是护林防火,要沿着15公里的护林道路清理两侧的枝桠,还要砍出一条近5公里长的防火隔离带。”邱小菊说。
陈奇安、邱小菊的父母是上世纪80年代的护林员。受父母影响,从通江林业技校毕业后,这对夫妻在1997年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坚守大山,在杉树坪护林点守护5500余公顷的树林。次年,陈奇安、邱小菊的选择与四川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发生交集:1998年9月1日起,四川省阿坝、甘孜、凉山、攀枝花、乐山、雅安6地,计57个县460万公顷的原始森林全面停止采伐,实行长年管护。这标志着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四川省率先启动 。
如今的黄柏国有林场。黄柏国有林场供图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天然林资源十分丰富。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持国家建设,四川先后建立100余家森林采伐企业,累计生产木材1.2亿多立方米,上缴利税数十亿元。但由于长期过量采伐,四川森林资源危机日渐突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状况持续恶化,1998年发生的长江特大洪灾敲响了生态警钟。
“上世纪90年代,黄柏林场砍伐严重,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林几乎被砍光了,只剩下碗口粗的小树。”邱小菊比划着表示。黄柏国有林场总面积6.93万亩,因境内早年盛产黄柏,并建有黄柏加工厂而得名。由于长期采伐,该林场一度面临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生态危害“三危”局面。
护林员陈奇安(左)和邱小菊(右)夫妇。巴中市委宣传部供图据黄柏国有林场场长陈俊介绍,为度过危机,黄柏国有林场从1998年起停止砍伐,把林场上百名砍树人转变为栽树人、护林人。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行动在这片林场展开。“20多年来,林场恢复情况良好,目前有6个护林点,30名护林员日夜看守,同时林场进一步完善林区基础设施,改善林场生产生活环境,创建森林康养基地,让林区‘活’起来、生态美起来。”陈俊表示。
护林员陈奇安(左)和邱小菊(右)夫妇。巴中市委宣传部供图黄柏国有林场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取得的成绩,是四川天保工程的缩影:1998年到1999年,四川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在2000年至2010年天保工程一期,四川继续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工程实施单位常年管护森林资源2.88亿亩;在2011年到2020年天保工程二期,四川继续全面保护天然林,开展公益林建设650万亩。截至2019年底,四川省林地面积达到3.73亿亩,森林面积由1997年的1.76亿亩增加到2019年的2.89亿亩,森林蓄积由13.86亿立方米增加到18.9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4.23%提高到39.63%。
“目前看,天保工程实施后成效显著,四川森林资源大幅增加,动植物种群数量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经济不断壮大,林区民生显著改善,生态功能有效增强。”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波表示。
天保工程更重要的意义,是对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刘波表示,通过监测,2019年四川天保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573亿立方米,减少土壤侵蚀量11129万吨,减少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磷钾损失量1442万吨,固定碳量5205万吨,释放氧气11111万吨,吸收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和尘埃4.26亿吨,“天保工程为保护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竖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下一步,我们还将对退化森林实施进一步生态修复,对现有森林资源提质增效,探索出一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刘波表示。(完)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