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畜矛盾明显缓解,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7%左右,草原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14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2021年第二季度例行发布会,对《意见》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司长唐芳林表示,草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也是边疆各族民众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家园。长期以来,由于对草原重利用、轻保护,重索取、轻投入,超载过牧加上气候变化影响,90%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唐芳林表示,近年来,中国不断强化草原保护修复,初步遏制了草原总体退化趋势。但由于草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草原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依然突出,草原保护修复工作正处在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草原工作亟待加强。
“为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意见》。”唐芳林表示,《意见》是在中国草原定位从生产为主向生态为主转变以后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政策性文件,对草原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细化了工作措施,在推动中国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促进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标志着草原进入加强保护修复的新阶段。
《意见》还提出,到203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草畜平衡,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60%左右,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显著提升,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彰显。到本世纪中叶,退化草原得到全面治理和修复,草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唐芳林表示,《意见》明确了开展草原监测评价、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实施重大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大力发展草种业、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等工作措施。中国还将细化草原保护考核指标,实行地方政府目标责任制,着力提高草原治理能力,筑牢草原绿色屏障。(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