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4月9日电 (孙宏瑗)2021年度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9日在济南举行,《全国新文科建设年度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同日发布。与会专家学者分享新文科建设方案,献策中国文科教育创新发展。
“新时代、新形势呼唤高等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突破学科壁垒,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提高服务、引领、治理能力,使新文科成为面向世界、立足当下、赢得未来的国之重器。”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邢占军宣读《报告》发布辞。
4月9日,2021年度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作报告。 孙宏瑗 摄记者了解到,《报告》包括专家观点、典型案例、新文科建设大事记等,直面传统文科教育的突出问题,以创新为根本导向、融合为核心理念,分析、探索新文科建设的模式和发展方向,在实践策略中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文科专业要主动服务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要求,做好优化调整工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认为,文科专业的结构调整要主动面向传统、面向当下、面向未来。新文科建设要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加强价值引领、内容更新、形式创新、科学评价、实践教学,重视文科教材建设。
4月9日,2021年度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作主题演讲。 孙宏瑗 摄宋毅指出,聚焦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涉外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全面育人的机制,探索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新路。新文科建设还应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界、业界、跨界融合的方式,有效培养应用型文科人才。以培养未来社会科学家为目标,建设一批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
“发展什么样的新文科、怎样发展新文科,没有统一的模式,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选择自己的新文科建设道路,不搞一刀切。”宋毅表示,推进文科高质量发展,理应立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实践,创新方式方法,尊重文科教育规律和文科人才成长规律。
4月9日,《全国新文科建设年度发展报告(2020)》在济南发布。 孙宏瑗 摄“建设基于中国文化根基的、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是新文科建设必须回应和解决的课题。”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围绕“新文科建设如何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主题,点明其对新文科内涵、新文科建设原则、新文科建设路径再深化的认识。她认为,新文科的内涵应包括文科的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国际化。
“新文科建设应尊重规律、立足国情、守正创新、分类推进,做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紧密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据樊丽明介绍,近年来,山东大学注重加强专业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文科战略新兴专业,探索微专业建设,同时抓好新文科课程建设,重视文科实践课程建设等,建立起“新专业、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四位一体建设模式。
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以“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新文科的使命”为题作报告,他指出,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提高国际话语权迫在眉睫,新文科建设承担着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使命。“要从中国案例、中国材料、中国数据、中国经验中总结出中国理论、中国法则,推动学科转型,建设紧密结合中国现实的社会科学体系,用中国话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王学典说。
4月9日,2021年度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作演讲。 孙宏瑗 摄“新文科是大学文科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的产物,也是立足于新科技时代,为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新方向。”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凤亮认为,新文科视野下的大学通识教育与通常学科视野下的通识教育相比,更加凸显融合、倡导创新、整合资源、以人为本、强化实践。应注重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知识整合、跨境交流、跨界融合的“硬核”能力。“理工科高校也应建设有品位的通识教育、有特色的文科研究、有作为的智库服务。”
2021年度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由山东大学、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务与教学管理学会主办。(完)
【编辑:王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