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4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介绍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政府过紧日子 严控一般性支出
欧文汉表示,继续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保障,转移支付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和困难地区倾斜。加强对基层的保障,最大限度下沉财力,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兜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另一方面,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发力。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支持突破产业瓶颈,推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支持政策,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投入,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到月销售额15万元
在落实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财政部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减免力度,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完善减税降费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欧文汉介绍,“十四五”时期,为保障重大战略和重点任务的实现,需要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更好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分配格局、促进结构优化和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以及实施助企纾困政策需要,精准实施减税降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保持现阶段税制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
下一步,将综合考虑财政可持续和实施助企纾困政策需要,着力完善减税降费政策,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政策有序退出;突出强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继续清理规范收费基金。
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财政部将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的比例提高到100%,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
切实保障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经费
欧文汉称,推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举国体制,切实保障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经费,支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集中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原则,加快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组织实施。稳定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运行,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加大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
同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支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强化科技资源统筹,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
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表示,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是完善我国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直接税比重从2011年的28.4%提高到2020年34.9%。
要逐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健全以所得税、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体系,逐步提高其在税收收入的比重,有效发挥直接税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和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夯实社会治理基础。要进一步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中央财政直达资金增至2.8万亿
为应对疫情创设的应急性举措——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今年将上升为常态化机制。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李敬辉解释,所谓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就是将过去财政资金层层审批分配改为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即“一竿子”分配到基层或者项目单位。
今年实行直达管理的资金增至2.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1万亿元,具体包括直接用于基层财力保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如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等,确保有关资金快速直达基层,防止资金截留挪用,为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提供财力来源;一些共同转移支付,像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领域的基本民生保障资金,也纳入直达范围,确保各项民生政策精准落实到位;具备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如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等,保障惠企利民资金精准用于受益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