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是焦裕禄留给兰考人民的一个产业、一座“银行”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焦桐花开最思君
今年,焦裕禄已经离开兰考57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随着岁月沉淀,在群众的心里越来越清晰。
在焦裕禄当年带领种下的泡桐林里,兰考人总是能找到激励自己不断奋进的精神因子。 如今,在这片焦裕禄工作过的土地上,兰考人民推进生态与特色产业和谐发展,脱贫致富,交上了一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风雪夜的承诺
望着美丽富饶、经济繁荣的兰考,很难想象,半个世纪之前,这里沙丘遍布、土地贫瘠,一派贫困凋敝。
1962年,焦裕禄来到这里时,正值兰考遭遇风沙、内涝、盐碱等“三害”最严重的时期。
“兰考之变,从风雪车站夜开始。”焦裕禄纪念园工作人员孔留根说。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焦裕禄带领干部来到兰考火车站,看着准备背井离乡外出求生的受灾群众,焦裕禄噙着眼泪不停地向乡亲们鞠躬承诺,“大家是被灾荒逼走的,真对不起你们呐!我们很快会用热炕头、白面馍馍把你们接回来的!”
火车站内,县委工作会议就地举行。焦裕禄决然说道:“不战胜‘三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怎么对得起牺牲的烈士、父老乡亲和党的重托?”
原来的“劝阻逃荒办公室”被焦裕禄改成“治理三害办公室”,下设治水组、治碱组和治沙组。就这样,焦裕禄在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除三害”运动。
如今的“三害”早已在焦裕禄带领下被兰考人民降服,黄沙变成了沃野,洼窝变成了良田,翻腾的洪水安静了,种满泡桐的沙丘,已是春华秋实的果园。
奏响泡桐之歌
“栽上树,岂不成了一片好绿林,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兰考人都记得焦裕禄说过的这句话。
作为一种生长极快的落叶乔木,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泡桐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彻底改变了兰考的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还在兰考大地上弹奏出“安民、兴民、富民”三部曲。
因置身黄河故道,沙土和淤泥掺和而成特殊土质,兰考泡桐成为一种“会呼吸”的木材。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栽种的泡桐可以制成乐器音板,并且纹路均匀,共鸣好。
从此,兰考走进音乐的殿堂,成为全国乐器音板定点生产基地,成为中国“民乐之乡”,“神农黄帝削桐为琴”的远古传说在兰考变成现实。
各类民族乐器的大小生产工厂在兰考遍地开花,兰考泡桐享誉全国,兰考乐器行业有了“弘音”“中州”等著名商标,民族乐器制造成为兰考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从木材初加工产品、生产装饰线条、桐木板材,到独特的民族乐器,昔日抵御风沙的泡桐在兰考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再一次走到前台。
全县共种植泡桐树5万余亩,发展民族乐器厂160多家。同时,兰考县的泡桐还被制成家具、板材等,兰考泡桐产品不但畅销全国,而且出口多个国家,在该县形成500多家企业、4万余人就业、年产值100多亿元的“泡桐经济产业链”。
“泡桐为兰考贡献了‘治理生态与发展经济并重’的科学发展思路,泡桐经济的产业升级给兰考带来巨大的增值效应。”兰考板材协会会长王其命说,泡桐是焦裕禄留给兰考人民的一个产业、一座“银行”。
焦桐下的守护者
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兰考县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此时,距兰考县在2017年3月27日成为河南省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的贫困县已过去了将近4年,距焦裕禄1964年5月14日去世已过去了将近57年。
焦裕禄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肩披外套、双手叉腰、侧头目视远方,背后斜伸出一片桐树叶,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就是他亲手栽下的。今天,兰考人把这棵泡桐树亲切地称为“焦桐”。
在兰考,焦桐是长在老百姓心中的树,更是泽被世人的精神之树。50多年过去,焦桐早已成为兰考的地标。
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这棵枝繁叶茂的焦桐时,年近八旬的魏善民已经来到树下,义务打扫落叶、浇水、施肥,为前来参观者讲述焦裕禄的故事。
“看不得老百姓吃苦的焦书记,自己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他穿过的鞋,里面的衬布全部都磨光了,鞋面破了12个窟窿。”魏善民说,当年焦书记因病去世,他生前栽种的泡桐成了兰考人民对他的念想。
当年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需3人合抱的参天大树,魏善民像照顾亲人一般照顾着它。
其实,不只魏善民,兰考百姓一直在小心地守护着这棵焦桐。焦桐花开花谢间,附近的泡桐林也更新了三四代。这些年,经过不断修整提升,焦桐附近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景点,一座以焦裕禄命名的干部培训学院拔地而起,焦园、焦林、焦桐成为人们共同追寻的精神地标,每年200多万人前来参观学习。
本报记者 余嘉熙 本报通讯员 董君亚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