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的标语,成功“出圈”,火爆网络。可以说,呼吁接种新冠疫苗,加快推进疫苗接种速度,是各地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接种新冠疫苗,为什么要加大鼓励力度?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号召?为什么要苦口婆心劝导?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看现状。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亿人次接种了新冠疫苗,但距离国内形成群体免疫,还有相当距离。据疾控专家介绍,形成群体免疫,疫苗接种率要达到70%—80%,即约9亿至10亿人。如此对比来看,我国现在绝大多数人处于没有免疫的状态。因此,鼓励更多人尽快接种疫苗,既是为了个体安全,也是为了群体安全。
看背景。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肆虐,新冠病毒的变异也时常出现。传播的不确定性、病毒的不稳定性,让新冠肺炎疫情变得较为复杂。加之,其他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程度地开展疫苗接种,谁先形成免疫屏障,谁就能赢得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让疫苗尽早地、更广地覆盖更多群众,就能有效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病毒传播。
看趋势。各国开放是大势所趋,因为疫情影响而出现的“关闭”只是暂时的。须知道,打开大门的前提,就是不少国家或地区已经建立起免疫屏障。开放之后,人员自由流动、货物快速流通将重现昔日繁盛景象。换言之,我们不当“免疫洼地”,而要尽快占领“免疫高地”,才能更从容地拥抱世界。时与势都表明,尽快、尽早、尽多地接种疫苗,是我们继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优势的关键因素。
看大局。继续巩固抗疫成果,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关键在于“怎么防”。现在的防控大局,不是与病毒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而是进行一场更为艰巨的“免疫斗争”,不能输,也输不起。应该说,中国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的好品质、好作风还需要继续发扬,“能打尽快打”的背后不仅是一份社会责任,更是家国平安的期盼。
当然,各地各部门要在大力引导接种新冠疫苗的同时,也要强化责任担当、做到尽职尽责。如何做好流动人口的疫苗接种工作,如何稳步推进60岁以上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的接种,如何有效监管疫苗生产与运输,如何做好接种效果调查并及时掌握免疫整体效果……凡此种种,在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务必要确保安全、做好宣介、消解疑虑、纠偏杂音、细化服务,让人们的接种意愿更足、接种信心更强、接种行动更快。
我们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何不能再打赢“疫苗接种免疫战”呢?我们呼吁:“建立全民免疫,需要你的一‘臂’之力”!(金安)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