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最后的69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首都机场、大兴机场:清明假期预计进出港航班5835架次 各地公安机关清明节期间加大警力投入 加强出行安全管理 “五胡”入华,他们为何又执著于“汉化”? “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走完烈士寻亲“最后一公里” 4月3日起乘飞机离开云南芒市需提供核酸检测证明 各地举办清明公祭缅怀先烈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多部门联动开展清明节期间森林草原防火灭火督查 革命圣地延安将建设中国革命博物馆城 现场考变为线上考!云南专升本艺术考试时间确定 “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聚焦“烈士寻亲、烈属寻亲申请” “亲”在何处?“立”向何方?解读东盟四国外长“联袂”访华 中国抗疫科普绘本将在美国、南亚及东盟出版 助力全球抗疫 海报:学习党史明初心 祭奠英烈励今人 上游驱动IC、PMIC涨价推高成本 5G手机会涨价吗? 谷歌WaymoCEO离职 自动驾驶商业化路在何方? 亚马逊新任CEO为何是他? | 视频书摘 翔宇医疗成功登陆科创板 加速布局智能康复医疗赛道 御家汇正式更名为水羊股份 剑指中国美妆领头羊 国内电影市场持续回暖 机构看好猫眼娱乐给予“买入”评级 辛识平:整治校外培训的虚火应下猛药 濮阳市喜获“2020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称号 打击“刻意炫富”有利营造健康生态 咋算“加班”?业内呼吁完善认定标准 外交部驻港公署敦促美方彻底停止打着“人权”幌子阻挠香港由乱及治的浩荡步伐 教育部: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 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 外交部评美国务院涉疆报告:违反国际法的弥天大谎 新华全媒+丨助力青山常在生机盎然,减税降费再上“硬菜” 台铁列车事故原因初步查明:货车溜车后遭列车撞击 “机动车驾驶人可学法减分”将写入部门规章予以明确 今年清明,请再次记起他们的故事 奇瑞汽车成立新公司 经营范围含二手车销售、电子商务平台运营 为什么是“新疆棉花”?一朵棉花背后的中国优势产业“成人礼” 教育部:加大疫苗接种的宣传引导和组织动员力度 清明小长假第一天 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35万人次 此次瑞丽疫情病毒来自缅甸,未发现病毒变异 各部门积极保障清明小长假出行 “老战友,日子越好,我越想念你们!” 专访:三星堆考古发掘成果拉近中华文明与玛雅文明距离 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09.22万人 去年净亏损3.27亿元 莱美药业加快旗下资产处置进度 长飞光纤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3亿元 积极推进多元化战略 湖南工程机械企业2020年业绩靓丽 行业延续强劲增长势头 国美零售宣布战略升级为第二阶段 力争未来18个月线下门店达6000家 我们首先应该怀疑自己,因为认知和神经系统都会出错 牧原受质疑凸显的是猪企间模式之争吗 一季度基金市场高开低走,二季度剑指何方? 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出炉,银行资本压力有多大? 业绩补偿风波再起,投服中心质问*ST环球及其董监高 广州楼市调控靴子落地 土地和金融双监管成主色调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留住”最后的69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2021-04-03 18:26:49来源:新华网

新华全媒+|“留住”最后的69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新华社南京4月3日电(记者蒋芳、邱冰清)临近清明,高龄的幸存者陆续在家人陪伴下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的“哭墙”前进行祭奠。家,一半在身边,一半就在墙上。

2020年11月25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新华社发)

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数量定格在“69”。2021年以来,有三位幸存者离世,分别是享年92岁的李如富老人,享年95岁的蔡丽华老人,和享年96岁的杨翠英老人。

逝者不可追,如何尽可能地延长生者的生命?简单的“登记在册”四个字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付出。

“小李啊,我妈妈今天身体有点不舒服,你能来带她去看看吗?”接到幸存者石奶奶的女儿打来的电话,李雪晴收拾好东西一边联系医院,一边往石奶奶家去。挂号、就诊、检查……小李一直陪着石奶奶及其家人,直到把他们送回家。

李雪晴的微信里有几百位好友,幸存者相关联系人占了八成;经手过的幸存者医药报销单数不清;她有一本记载着每一位幸存者身份信息和身体状况的手册,像对自己家一样熟悉幸存者的家庭住址。“小李啊”“小李哎”“又要麻烦你小李”……老人看病找她,报销医药费找她,房子拆迁事宜也会咨询她。

2020年2月,援助协会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筹集口罩。(新华社发)

小李只是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的工作人员之一。2004年,以“关注战争受害者,援助历史见证人”为宗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正式成立,后改名为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名字变了,任务没变,所有幸存者报销医药费、发放生活补贴及节日慰问金、提供健康呵护服务、组织活动等工作都由他们负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物资紧张,援助协会和纪念馆通过各种渠道,第一时间为幸存者老人购买口罩并快递至老人手中,共计送出口罩4636只。

2018年“月圆人团圆 我陪幸存者过中秋”活动。(新华社发)

那些在子女看来都有些“麻烦”的老人,到了援助协会这就不麻烦了。陈洪贵老人会在散步到纪念馆时,给援助协会工作人员打个电话,“好久不见,想看看你们,跟你们聊聊天。”王素明老人给工作人员打电话经常半小时“起步”,每个故事都要从年轻时讲起。援助协会还经常组织老人们出去玩,“千岁宴”、牛首山踏秋、走进新农村感受新面貌……每次工作人员都会先踩点,确保路线中尽量没有楼梯,每一道菜都适合老人等等。

“金陵秋景美,九月赏牛首”——2020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中秋慰问活动。(新华社发)

从家族记忆到民族记忆,到2015年这段历史成为世界记忆遗产,随着南京大屠杀历史越来越多被公众熟知,参与援助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2018年,援助协会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合作,成立幸存者健康呵护服务队。一方面,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定期义务上门访视。另一方面,医院还为老人开辟了绿色就医通道,保证当天就诊顺畅。

2019年,健康呵护服务队上门访视幸存者。(新华社发)

关心、关爱老人的资金源源不断,几乎全部来自社会各界无私捐赠。平日里,在纪念馆入口处,参观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为幸存者捐款,同时领取一支菊花。这些善款全部用于关爱幸存者,“我们不规定捐款数额,一毛、一块、一百都是心意。募集资金的同时,也是仪式化教育。”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据统计,近五年援助协会共收到爱心捐款700余万元。

  2020年8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高温慰问”。(新华社发)

一边“延缓”老人的生命,而另一边,援助协会还在努力地“延续”家族的记忆。

2019年,援助协会启动幸存者后代传承记忆行动。葛凤瑾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的次子。自20世纪80年代起,葛道荣一直致力于讲述这段历史。当父亲进入耄耋之年,葛凤瑾责无旁贷拿起“接力棒”,连续几年赴日本召开证言集会,向当地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近几年来,许多幸存者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都已经很好接过了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接力棒,这是为世界记忆遗产续写新篇章,为人类和平贡献新力量。”援助协会会长张连红说。

明年,将有四位幸存者老人满百岁(4位老人均出生于1922年),小李和同事们已经开始筹划着为他们过百岁生日,“这是我们琐碎工作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编辑:郭梦媛】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