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移动支付的场景越来越广泛,走进餐厅,扫码、注册、填写个人信息,才能进入点餐页面,这样一系列操作,似乎已经成为外出就餐的常态,浙江省近日组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内餐馆进行了排查,发现扫码点餐甚至成了不少餐厅的强制动作。
上午10点,杭州江干区市场监管局派员到这家火锅店检查。店内每张桌上都贴有“扫码点餐”标识,扫码以后,消费者需要对服务进行授权,同意获取个人公开信息后,才可进入点餐界面。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 何美萍:那你们这边还提供传统的点餐方式吗?
检查人员在随后的检查中发现,多数餐馆都未配备纸质菜单,扫码点餐需个人信息授权。
同时,丽水、衢州等地的市场监管工作人员,也对辖内各商家进行现场检查并发出提醒。
浙江丽水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每张桌子都放上去,然后方便顾客点菜。不然就像有些顾客他是不会用手机,像老年人,那么你这个扫码,给他点菜带来不便。
多数餐厅推出“扫码点餐” 老年消费者表示不方便
越来越多的餐厅推出“扫码点餐”,甚至只能扫码点餐。这看似便捷的服务,却并没有得到所有消费者的认可,甚至让一些老年人犯了难。来看记者在北京的调查。
记者来到这家老字号餐厅的时候正是午饭时刻,大厅里已经几乎满座,其中90%以上为老年消费者。记者观察发现,尽管餐厅的每个桌台上都放置了扫码点餐的标牌,但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依旧选择了人工点餐。
消费者:我们今天点餐选择的是人工服务,没选择扫码,因为坐在这还是看见实物菜单,知道是什么样的东西,我们适合什么样的食料。
消费者:对于老年人来说,我们觉得最方便的,也最放心的方式就是人工点餐。
此前,记者也走访了多家餐厅,发现不少餐厅的服务员在引导顾客入座后便转身离开,似乎扫码点餐、结账已经成为了“规定动作”,而这也让一些从来不使用电子产品的老人们犯了难。
消费者:根本就没有(智能手机),我眼睛也不好,我也不会用,只会花人民币,什么微信啊支付宝啊那都谈不上。甭管是到咱们餐厅,到医院也好,反正所有的公共场所我希望还是保留人工服务。
提效率 获流量 扫码服务受到商家追捧
记者了解到,开通扫码点餐、结账等服务,对商家而言首先是节省了人工营运成本。一家连锁餐厅的负责人表示,开通扫码服务后,每天约有60%的顾客会选择扫码点餐、结账,这为餐厅优化了5%的人力成本。
高志慧 某餐饮店店长:像以前的我们前厅人员是14个人,经过我们的优化以后,可能10个人就能够完成这样的工作。
传统的点菜模式大概需要8到10分钟,扫码点餐省去服务员人工点餐、前台下单两个环节,顾客订单直达后厨,顾客的点菜时间可以被压缩至1到2分钟。
在北京一家超市,记者看到结账区域共设有人工收银款台7个,自助款台14个,超市经理告诉记者,开设自助结账通道后,收银人员从原来的35人减少到了15人,营运效率也大幅提升。
专家表示,商家热衷扫码服务,实际上也是希望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从前端销售到后台联通的信息化改造,从而能够用较低的成本获取较高的流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餐饮研究中心副主任 赵京桥:
比如说让你关注公众号,实际上也是现在粉丝经济下面,获得更多的流量。
中消协:仅提供扫码点餐涉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中消协近日表示,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阻碍。餐厅经营者不提供人工点餐服务,只提供扫码点餐,不仅有违商业惯例,也使现场就餐消费者只能关注或绑定经营者的公众号或小程序,被动授权经营者获取其个人信息。这种做法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是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对现场就餐消费者的一种强制交易行为。
专家解读:强制扫码点餐、搜集信息属于过度索权行为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朱巍:
这个索权既包括过度采集,也包括超出了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的使用。因为点餐直接点就可以,没必要去收集到底谁在点餐,也没有必要注册会员。这是一个利用点餐作为借口进行过度索权的行为,本身也侵犯了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利。甚至有一些商家会通过这些信息给消费者发精准的广告。民法典也有规定,我们每个人都有安宁的权利,拒收广告也是我们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