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锡林郭勒3月24日电 题:浑善达克沙地的春天:沙窝子里孕生机,年年有不同
作者奥蓝
在中国,生态环保成绩瞩目,且任重道远。
图为浑善达克沙地腹地中生长的蓝旗榆。 奥蓝 摄202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
浑善达克沙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地。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就在这里。
春季万物复苏,这里结束了一冬的冷寂,逐渐焕发生机。
图为浑善达克沙漠腹地深处风景。 奥蓝 摄浑善达克沙地的春天是黄色的,也是彩色的
3月底的这里,晚间温度仍会跌破冰点,植被返青也较晚,但依稀能感受到一丝春意。
沙丘的黄色是这里的底色,青色的柏油路穿沙而过,白色的风力发电机连片“扎根”,野兔、狍子偶尔出现在道路两旁,大大小小的不知名野鸟在空中盘旋。
开车行驶于浑善达克沙地中,处处皆风景。深色的草丛,或黄或红或褐色,一堆堆一簇簇,还有歪歪斜斜的蓝旗榆点缀其间。牛马羊是最常见的动物,它们或行或卧于蓝天黄沙之间,每当夕阳西下时,成群结队回家的牛马羊群是一道独特风景。
“这些年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一辈子生活在这里的满达告诉记者,政府宣传做得好,牧民都把野生动物当朋友,没人会去伤害他们。“我们还开玩笑呢,兔子多到要成灾了。”
“下个月天鹅又要来了。”浑善达克沙地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是天鹅春秋两季迁徙路上的补给“加油站”。每当春天到来时,成群的天鹅飞到这里,嬉戏打闹、繁衍休憩。刘长永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些年迷上了拍天鹅。
“天鹅都不太怕人。我曾尝试用设备靠近它们。哎,无动于衷。”期待捕捉天鹅翩翩起舞瞬间的刘长永提起这段经历,笑得有些无奈。
图为生活在浑善达克沙漠腹地的牧民小伙。 奥蓝 摄浑善达克沙地的春天是忙碌的
在浑善达克沙地中,生活着许多牧民,春天总是他们最忙碌的季节。接生羊羔和牛犊,为即将到来的草原禁牧期备草备料,修补网围栏……大大小小的事情络绎不绝,起早贪黑、顾不上吃饭司空见惯。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当中的不少人还有另一重身份:植绿人。
牧民乌日图那顺一家三代在沙窝子里种树的故事在当地被传为美谈。他的爷爷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这里植绿。一代一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现在已植树200余亩、种植树木2万多棵。
“在沙窝子里种树是真难呀。”乌日图那顺感慨说,运苗、种植、巡护、浇水、除叉、填土,每一项都很辛苦。
“3月正是开工的时候。去沙地里割还没发芽的黄柳树条,等土解冻之后种下去。”毕力贡达来2011年退休之后返乡,回归放牧生活。他也是当地出了名的植树人。与乌日图那顺不同的是,他的树大部分种在了别人的草场里。过去10年来,附近8户牧民的8000余亩沙化严重的草场在他的努力下,逐渐披上了绿色新衣。
图为乌日图那顺家门口景色。牛羊成群,不远处是他种的树。 奥蓝 摄浑善达克沙地的春天 每年都不太一样
“年年都不一样嘞。”乌日图那顺指着窗外的一片杨树感慨说,以前家门口就是沙窝子,春天的沙尘暴大到吓人。如今从窗口向外望,树苗一年比一年高,风依然大,但沙尘少了很多。“夏天的时候更是绿油油的,凉快又好看。我们这些牧民的心情也越来越好呀。”
“今年我想试着种一些松树苗,看看能不能以后靠卖树苗挣些钱。”种了这么多年树,乌日图那顺的心态也逐年发生了变化。他告诉记者,以前的种植以沙柳、柠条、沙棘等为主,虽然保护了生态,每年也能为牛羊提供一些口粮,但他觉得还可以更好。“我最近正在打听树苗呢。听说松树需要浇好多水,我应该还要再打一口井吧。”
正蓝旗宣传部提供材料显示,当地已审议通过《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综合治理草畜平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以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目标,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严格实行草畜平衡,促进草牧场自然恢复。
公开材料显示,2000年以来,内蒙古对浑善达克沙地实施重点治理。截至2020年,浑善达克沙地森林覆盖率提高10%,草原平均植被盖度提高8%,沙地扩展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