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3月11日电(童笑雨 程振伟)3月11日,记者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下称“杭电”)获悉,该校副教授王骏超在国际期刊《Lab on a Chip》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能提升微流控芯片仿真速度,有望解决部分医疗检测设备小型化、家庭化难题。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暴发,核酸检测设备的体积和速度引起广泛关注。让医疗检测设备小型化、便携化,并加速检测速度,成为医学发展重要方向。
王骏超从事的微流控研究,就是致力于让医疗检测设备小型化。
微流控是一种芯片。它与一般集成电路芯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通过硅、铜材质的电路图电压运行工作,而前者则通过树脂、玻璃等聚合物里的液体压力差运行工作。
王骏超表示,用微流控芯片做液体检测,优势是液体样本量变小了,反应体芯片也很小,流体在微米级别的大小会变得更可控。
流体到达微流控里的反应区,经过小型阀门的控制,发生生化反应,传感器件会解码液体里隐藏的信息,能检测是否感染病毒等。验孕棒就是用了微流控原理。
据悉,王骏超发表在《Lab on a Chip》上的封面论文,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其大幅提升了微流控芯片仿真速度,相比传统微流控芯片仿真设计速度可以提高51600倍,从而大幅缩短微流控芯片设计时间。
王骏超认为,微流控在医疗检测设备小型化、家庭化上“会有前途”。
他说,随着微流控应用扩大,民众在家里就能通过微型检测设备,检测唾液、汗液、尿液,而不用去医院。
据了解,该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师张乃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师陈金凯、苏国东;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姚海龙等为论文的共同作者。(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