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图片来源:新华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济南报道
回望“十三五”,“天问一号”问鼎苍穹,嫦娥五号奔月取壤,“深海一号”遨游沧海,“奋斗者”号万米探海,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复兴号”驰骋神州,C919一飞冲天,“华龙一号”首堆商用,5G手机芯片投入商用……在苍茫太空、在辽阔大地、在深邃海域,一项项重大工程书写着中国奇迹,彰显着中国制造的底气。
也许你会问,中国制造的规模到底有多大?
这可能会超出一般人的想象。近日,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1万亿元,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占比比重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
不仅如此,“十三五”期间,我国先进制造业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5.1%、33.7%,分别比2015年提高3.3个、1.9个百分点,成为带动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2020年,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7.8%,比2019年提高1.9个百分点,成为利润增长最快的工业行业板块。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而且正走在向制造业强国奋发的征程上。
2021年2月18日,一名技术人员在GE医疗北京影像制造基地车间内工作。(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中国是“世界工厂”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网上曾流传一个视频,2020年疫情期间,美国纽约州州长科莫公开发言,“我们需要口罩,它们是中国制造的;我们需要防护服,它们是中国制造的;我们需要防护面罩,它们是中国制造的;我们需要呼吸机,还是中国制造的。现在我们需要核酸检测试剂,依然是中国制造的。”科莫一脸“问号”,“啥都是中国制造,这怎么回事?怎么会成这样?”
再举一个近点的例子。首批7000辆中国制造的特斯拉Model 3汽车,于2020年11月底抵达欧洲,销往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瑞士等国家。这是中国制造的特斯拉首次出口欧洲。还有国产汽车品牌比亚迪,据海关方面相关汽车进出口数据显示,2020年比亚迪汉有113台销往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成功打破汽车强国对中国品牌的歧视链。
显然,“中国制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速度惊人。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31大类中20个类别增加值实现增长。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了6.6%,高技术制造业比上一年增长7.1%,全年新建5G基站超过60万个,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网络全覆盖,5G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100个。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10.4%,在规模以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由“十三五”初期的11.8%提高到15.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加值明显提升,由约1.8万亿元增加到3.8万亿元。
潍柴集团发布了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商业化柴油机,树立了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的新标杆。(图片来源:潍柴官网)
从山东制造看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你知道吗?目前在联合国分类的41个工业大类中,中国是唯一一个41个大类齐全的国家。而山东又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在全国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去年疫情期间,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的山东,2020年以3.6%的经济增速跑赢全国,用实力回应了舆论“杂音”,证明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已初见成效。
在这背后,也得益于工业大省的自身优势。处于产业上游的山东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不仅抗风险能力较高,而且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以最快速度转型升级,在全国乃至全球调配经济社会资源,率先复工复产,克服重重困难,促成增速逆势上扬。
在第一波复工企业中,如意科技、魏桥创业、威高集团、舒朗集团等企业,纷纷转产生产口罩、防护服;齐鲁石化、东营赫邦化工、艾孚特科技、滨化集团等化工企业,纷纷转产向地方政府和企业敞开供应消毒剂。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潍柴集团发布了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商业化柴油机,树立了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的新标杆;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5G智慧码头,为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运营提供了“中国经验”。同时,山东积极抢占工业互联网建设制高点,成为最早拥有两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多个平台的省份。
在山东抓住用好全球产业链调整重塑机遇的同时,全国其他省市也在加快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比如,深圳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以企业需求为主的创新生态,聚集国际知名企业,嵌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苏州打造纳米“产业生态圈”,形成政府主导、国资推动、市场运作、产业互动的发展新模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创新发展高地龙头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来自制造业领域的全国政协常委、哈电集团董事长斯泽夫表示,“中国已经实现从落后的追赶者到并跑者的转变。‘十四五’开始了,我认为中国的制造业一定能够抓住这个机会,迅速补上自己短板。”
2020年12月4日,新能源汽车下乡云南站活动在昆明举行,市民在活动现场试乘新能源汽车。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还要多久?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任务。
2020年12月25日,中国工程院发布《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下文简称《报告》)。综合历年发展指数变化情况,中国成为整体提升最快的国家,但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来看,我国仍未迈入“制造强国第二阵列”,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报告》显示,美国以168.71的指数值处于第一阵列,德国、日本分别以125.65和117.16的指数值位居第二阵列。处于第三阵列之首的中国指数值为110.84,同属第三阵列的韩国、法国、英国依序排列。
全国政协常委、哈电集团董事长斯泽夫认为,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是三点软实力“不如人”:“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产品质量和品牌、管理水平和效益,特别是盈利能力。”
据了解,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波动中趋势性下降,特别是2019年占比27.1%,是2012年(31.5%)以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部长通道”答记者提问时,针对制造业比重逐渐下降现象作出解释,“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不断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保持制造业比重,是一个久久为功、不断坚持的过程。”
那么,中国若想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还需要多长时间?
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表示:“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至少还需30年。”
苗圩认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风险明显增多,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得过早、过快,不仅拖累当期经济增长,影响城镇就业,还将带来产业安全隐患,削弱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如此看来,在加快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快”,又要“稳”,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保持战略清醒,既要深刻认识差距和不足,也要咬定目标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