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 更不是根本 从“数论文”到多元指标 人才评价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工人日报:加强女职工心理健康保护 制造“丁真”?需理性看待 不宜一哄而上 人民论坛网评 | “6%以上”蕴含“人民至上” 吴国华委员代表台盟中央发言:培育新时代两岸青年共同的家国情怀 秦博勇委员代表民建中央发言:加强我国产业链规划引领和统筹协调 人民锐评:“一字千金”,香港是时候抓住机遇了! “十四五”时期香港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专家:发挥优势打造双向渠道 大灾面前必有大爱 王毅谈疫情下的中国温度 100分钟对话 王毅27答展示“真实的中国” 扩大居民消费 提升消费层次 望外媒报道真实中国 王毅巧用“美颜相机”和“灰黑滤镜” 空间太阳能电站: 让人类尽享来自太空的清洁能源 王毅谈中国入世20年的四个重要启示 王毅宣布外交部将为湖北举行全球特别推介会 图表丨政府工作报告传递的幸福:科技创新步伐加快 王毅谈新发展格局:动能更强、载重力更大的“中国快车”欢迎各国一路同行 王毅:把“一带一路”建设成各方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康庄大道 张伯礼:为履职抗疫献“良方” 王毅谈南海问题:排除干扰,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两会国是厅|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享有人生出彩机会 王毅: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和不可逾越的红线 两会国是厅 | 全国政协委员刘焱:更好满足人民对更为优质公平学前教育的需要 王毅:希望美方拿出诚意,尽快重返伊核协议 王毅:中印应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加强合作而不是彼此防范 王毅谈帮助海外同胞抗疫:全体外交人员尽锐出动,日夜奋战 王毅:制度差异不应成为对立对抗的理由 王毅谈缅甸局势:中方愿为缓和紧张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 王毅回应对新疆的污蔑:别有用心的造谣,彻头彻尾的谎言 王毅:希望更多外国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 全国政协委员林凡儒:党建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注入“红色动能” 绿色办奥运!北京2022年冬奥会这样降低水资源消耗 王毅谈中日关系:保持定力,走向成熟稳定 巩固脱贫成果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王毅: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和不可逾越的红线 王毅:希望美方拿出诚意,尽快重返伊核协议 王毅:落实“爱国者治港”,完全合宪合法,正当合理 王毅回应对新疆的污蔑:别有用心的造谣,彻头彻尾的谎言 王毅:中日关系要走向成熟稳定,需保持定力不受一时一事影响 王毅:抹黑、打压与己不同的制度本质上是“制度霸权” 王毅:中方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没有改变 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我看中国两会) 绿色办奥运!北京2022年冬奥会这样降低水资源消耗 王毅:反对搞“疫苗民族主义”,不接受制造“免疫鸿沟” 王毅就缅甸局势提出中方三点主张 全国人大代表陈国鹰:加快6G技术研发 王毅:希望更多外国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 王毅谈帮助海外同胞抗疫:全体外交人员尽锐出动,日夜奋战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 更不是根本

2021-03-08 09:27:53来源:北京青年报

8位委员亮相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  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 更不是根本

委员通道

昨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场“委员通道”视频采访活动,8位政协委员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就教育问题、中国制造、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等热点话题建言献策。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

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 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也赢不了未来大考。一个学校没有升学率就没有高考竞争力,但是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第一个走上“委员通道”的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如是说。他表示,分数是重要的,但是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这句话也登上了热搜,成为网民口中热议的话题。

唐江澎举例说,去年开学,高一新生报到,男生自报平均身高1.80米,女生平均身高1.66米。“现在的孩子发育很好,长势喜人,我去比了比,一半男生都比我高,但是测了一下引体向上,有132个男孩一个也拉不上去。高一893个学生中有774个戴眼镜,这些数据作为校长恐怕也要引起足够关注。”

在唐江澎看来,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唐江澎还与年轻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我教了四十多年高中,在我看来,让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让他们早识字重要;让孩子多读书,远比让他们做那些阅读理解题重要。上午奥数、下午外语,一周七八个补习班,逼到最后没了兴趣,也就没了学习。”

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志列

深圳企业家走科技自强道路尝到了甜头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分享了深圳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勇立潮头的故事。陈志列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我们民营企业是党改革开放好政策的经历者、受益者。大家都知道,做民营企业难,做高科技民营企业难上加难。要创新就得先人一步,但是创新失败的概率远大于守旧。改革开放让我们深圳的土特产早就不是荔枝了。”

陈志列说,广东深圳的民营企业有很多是做高科技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家们知恩图报。“他们听党话、跟党走、不犹豫,他们走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已经尝到了甜头。他们自信,中华民族不比谁差。”

国网安徽宿州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员许启金

每当看到万家灯火就感到付出是值得的

“国家电网公司有150万名职工,我是其中的一员,我们的工作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职责就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全国政协委员、国网安徽宿州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员许启金在自我介绍时如是说。

“人生病了就要治疗,电力箱生病了就要检修,我们的工作经常要在铁塔上面检修作业。爬铁塔可不像爬楼梯,更不像坐电梯那么舒服,要有体能才行。在铁塔上面检修作业,那些铁部件冬天摸起来像冰块,夏天摸起来像火炭。”他回忆说,工作39年来,自己完成了1200多项带电作业任务。“干活虽然辛苦,但不会影响机关企业和老百姓用电。每当看到万家灯火,孩子在亮堂堂的电灯下写字,工人在机器旁忙碌的身影,就感到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斯泽夫

中国制造业一定能抓住机会迅速补上短板

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这条路还有多远?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斯泽夫表示,中国制造业已经完成了从落后追赶者到并跑者的伟大转变,中国制造业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业在许多行业是令人称赞的,比如中国工程基建就非常有竞争力,中国的发电设备,无论是水电、火电、核电,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都是世界一流的。

斯泽夫指出,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我们的软实力不如人,一是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不如人,二是产品质量和品牌不如人,三是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特别是盈利能力不如人。“十四五”已经开局,斯泽夫认为中国制造业一定能抓住这个机会,迅速补上自己的短板。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周玉梅

希望有更多优秀学子报考集成电路专业

关于突破芯片“卡脖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周玉梅说,目前,我国的集成电路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产品研发等都得到了快速推进,产业也得到了全面部署,我们的自主芯片已经在北斗卫星、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过,她也指出,集成电路是一个人才、技术、资金高度密集的产业,是一个高速迭代的产业,我们跟世界先进技术还有差距,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集成电路是从业人员的长征路,需要科技工作者一直跟时间赛跑。

周玉梅呼吁:“集成电路关乎现在也影响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目光关注集成电路产业。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已经在去年提升为一级学科,我们希望有更多优秀学子报考集成电路专业。相信在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下,我们在‘卡脖子’问题上下大力气一定会有更大突破。”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

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曾经是一位创业者,过去十几年一直在做创业投资。什么是创业?沈南鹏说,创业的本质就是用大情怀做实事,创造真价值,让一家企业做大做强当然是创业,夫妻开店、网络直播、外卖小哥也是创业者,兢兢业业的科研人员、在农村基层的扶贫干部都是为伟大时代而奋斗的创业者。

在中国创业的底气来自哪里?“我们生长在这个时代,长在热土上。”沈南鹏表示,过去一年,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经济正增长的经济大国,中国有完善的创业体系,有巨大的市场,有勤奋的大众,让全球的投资人印象深刻。相信在中国经济的发展新阶段,会有更多的企业会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吴德刚

我党在不同时期形成各种革命精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吴德刚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但创造了伟大的物质文明,更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到新时代的伟大抗疫精神和扶贫攻坚精神,都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伟大品格。过去几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革命时期、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领域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总共有91种,我们还要继续研究和梳理。

“作为党史工作人,我们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人民的故事、讲好革命英模的故事、讲好领袖的故事。”吴德刚说。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勇

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正不断再现于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勇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7年多来,共建“一带一路”惠及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共建“一带一路”给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的空间,也给企业合作共赢搭建了新的平台,更给增进各国民生福祉增添了各种色彩。“我们海外员工有一个共同深刻的感受,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正不断再现于世人面前。”

他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超过3400个,打造了一大批标志性工程,也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打造新的精品工程、幸福工程和民心工程,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董鑫 统筹/刘晓雪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