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代表齐发声,揭秘“应救尽救”背后的检察担当 多国人士:中国政府交上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中东各国关注两会开幕 聚焦中国经济发展 一场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两会夜话 乡村振兴:中国如何研墨落笔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跨省通办”办出指尖上的便利 3月7日:人代会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政协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中国新征程 世界新红利——海外人士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勿让“翁丁火烧连营”悲剧重演 政协委员支招古村寨消防安全 从苏黎世到拉萨 归国藏胞谢文·根多:继续向外界介绍真实的西藏 政府工作报告点名“新市民”意味着什么? 全球首个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实现“空间穿越” “进口老表”朱虹的“赣水遐思”:感恩赣江、保护赣江、利用赣江 两会新华时评:读懂东方奇迹的“密码本” 中国宏观政策如何“平稳转弯”? 上海:“三色圆珠笔”为大城市电网“零电阻”增容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聚焦“十四五” 着力提高议政建言工作质量 石光银:月光照亮毛乌素 中美专家共倡全球抗疫合作引国际学者共鸣 林毅夫看“十四五”:发展引擎应“喜新不厌旧” 人大代表建言体育法修改:增设体育产业、体育仲裁等内容 代表谈“纸面服刑”:扎紧减刑、假释等的制度“篱笆” 代表委员展望“十四五”:未来五年我们建设这样的中国 新华网评:与爱同行,每个人都了不起 理性看待“饭圈文化” 关注青少年背后情感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梁留科建议出台《中国石窟保护与利用条例》 河北高院施行立案工作十项便民措施 蓝图如画,规划纲要谋划未来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提高儿童先心病医保报销比例至90% 华媒看两会:GDP增长目标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 派定心丸 “十四五”规划纲要彰显民众对美好生活新需求 大量数据目标瞄准百姓新获得 中国代表就70国在人权理事会发表支持中国的涉港共同声明向中外媒体吹风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企业“出海”需预判新业态知识产权风险 访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法治蓝天下让“花朵”灿烂绽放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孙弘颜被双开 海外华侨华人聚焦两会:高水平对外开放 体现中国的信心与底气 全国政协委员袁志明:加强新发传染病防控技术和药物储备研究 未来5年生活什么新模样?行业“领军者”展望“十四五”新变化 浙江: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 外媒:中国设定2021年GDP增长目标,向全球经济释放积极信号 专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成立国家疫苗研究中心,“把疫苗研究下去” 政府工作报告“民生红包”多,邻居们都在聊…… 代表委员热议预算报告 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从“选科”到选拔,基础学科人才这样突围 两会新华时评:照顾好“一老一小”是篇大文章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国如何“十年磨一剑”? 陈薇、钟南山团队均已部署新型疫苗研发 中国种业“翻身仗”:今已米面无忧 期待花果丰美 6%+!中国GDP目标为世界带来好消息 湖南“书香政协”读书活动聚共识 线上线下“思想盛宴”集众智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数位代表齐发声,揭秘“应救尽救”背后的检察担当

2021-03-07 09:34:58来源:检察日报

“应救尽救”背后的检察担当

2021年元旦刚过,北京市一起房产纠纷案件中的受害者陈某就收到了该市检察院第一分院送来的30余万元司法救助金。

对于全身烧伤却无力承担治疗费用的陈某而言,这是一笔让后续治疗可以跟进的救命钱。

陈某并非因案致贫的个例。记者了解到,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4万余件,同比增加59.4%;发放司法救助金3万余人4亿余元,同比分别上升55.1%和60.9%。这些案件受害者大多和陈某一样,生活困难、求助无门。一笔笔司法救助金,犹如及时雨,给他们送去生活的希望。

2014年以来,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实施总体平稳。相较于建立之初,检察机关司法救助的工作进程在司法办案中更加完善。

2018年4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深入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专项活动的通知》,明确将贫困户、军人军属、未成年人和残疾人4类人群作为重点救助对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予以救助。

2020年,最高检要求司法救助提质增效,各级检察院在严守程序的前提下创造性开展工作,尽最大努力提高资格审核及发放效率。各级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主动救助意识,司法救助工作由原来的“依申请救助”向“依职权救助”过渡,由“坐等送案”向“上门问案”过渡。

各地检察机关更是将司法救助与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主动服务受到侵害但无法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以“应救尽救”传递检察温情,切实通过司法救助化解社会矛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司法为民,不是随口说的口号,检察机关在履职中,让我感受到了处处‘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公交集团第三客运有限公司8路车队驾驶员王艳对司法救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表示,“应救尽救”让一些深陷困难的家庭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让老百姓获得了“国家不落下每一个需要救助的群众”的安全感。

在过去一年的走访调研活动中,王艳代表切身感受到了检察机关以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努力,她认为这凸显了检察机关化解基层矛盾、推进社会治理、服务国家大局的检察担当。

“司法救助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尤其是将贫困户、军人军属、未成年人和残疾人作为重点救助对象,可以说是为处于困境中的弱者送去了希望和温暖。”全国人大代表、天津立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仓储科五金杂品管理组组长郭红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检察机关主动作为,不仅有效提升了司法救助的水平,更能有效防止案件当事人因案致贫返贫,既能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又能感受司法温情。

“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司法救助工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的充分体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晏家坝村党支部书记查玉春告诉记者。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查玉春认为司法救助在调节社会关系、修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司法救助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顺应的不仅仅是人民群众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期待,更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依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检察力量。”

(本报北京3月5日电) 【编辑:王思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