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理性看待“饭圈文化” 关注青少年背后情感需求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理性看待“饭圈文化”,关注青少年背后情感需求
作者 柴敬博 赵晔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民族中学副校长宋文新近日就“饭圈文化”和“偶像观养成”的建议引发舆论热议,这已是她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关注这一话题。她建议,对娱乐界不良风气进行整顿。
如果营销行为开始影响人们的认知判断、“饭圈”之间一言不合就掀起骂战,出生于互联网时代、分辨能力还尚不成熟的青少年们该“何去何从”?
宋文新认为,理性的崇拜偶像,可以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相反,则会起到负作用。
理性看待“饭圈文化”
“饭圈”指有组织、有共同追逐目标的粉丝团体,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饭圈”的目的性、聚集性特征更加突出。
网络公共平台诋毁谩骂、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为偶像买流量争名次、凭借流量渗透作品评奖及专业榜单评优、从代拍到售卖名人隐私的一体化产业链……规范以青少年为主力军的“饭圈文化”发展已势在必行。
“代拍就是对隐私权的侵犯,是一种牟利行为。影响公共空间使用,对应治安管理处罚。”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刘守民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饭圈文化”中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目前呈现出“新型化”趋势。
作为律师从业者的刘守民认为,规范“饭圈文化”,执法部门需要统一标准与执法尺度,转变执法理念,以典型案例进行引导。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实验学校校长翁丽芬向记者表示,青少年追星是成长中的正常需求。“但如果是盲目地、过度地,甚至是超出个人家庭经济承载能力地追星,那可能在心理上有一定缺失。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都需要加以辅导。”
不能忽视青少年的“情感需求”
刘守民认为,除了抓好引导教育、健全监督管理机制,追星背后的“情感需求”可能往往被忽视。
诚然,若青少年的情感表达被忽略,追星就可能变成发泄情绪的出口。每一个单独的个体因为彼此“看见”而走到一起,拥有了共同的情感依靠和价值追求,“饭圈”便由此诞生。
“严格反对追星实则并不科学,积极的正面引导才是关键。”翁丽芬认为,一个家庭首先就要担负起引导的责任,家庭教育尤为关键。她建议,家长要帮助青少年一起体会作品,分析名人成长中值得去学习的闪光点。
“除了追影视明星,还可以引导孩子追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明星。”翁丽芬所在的台州市大陈实验学校走出两位运动员:魏梦喜和徐建勇,他们将代表中国参加东京奥运会470级帆船项目。翁丽芬告诉记者,引导青少年去追星时,这些身边的明星往往会让他们更加容易接受。(完)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