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赣南红色热土续写发展新篇章
江西宁都人饮食中有个习惯,吃饭时喝的汤里不放盐。这碗“无盐汤”,是苏区革命时期保留下来的传统。
1930年10月至1934年10月,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并对中央苏区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导致物资严重匮乏。
中央苏区不产盐,为了让红军战士能吃上盐,宁都人民喝汤都不放盐,炒菜用辣椒调味,将舌尖上省下来的食盐支援前线。汤中不放盐的习惯,延续至今。
宁都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县份、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反“围剿”的中心区域,党、红军和人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同呼吸,共命运。
反“围剿”波澜壮阔、艰苦卓绝,巩固发展了中央苏区,铸就了伟大的苏区精神。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当地人民奋力发展的动力。
铁心跟党走,与红军一条心
宁都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是一座全面反映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历史的军事纪念馆。纪念馆宣教部主任何川告诉记者,馆中珍藏着一份镇馆之宝,是红四军当年来到宁都发出的《筹款公函》以及出具的筹款收据。
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出击赣南。当年2月13日,红四军取得大柏地战斗胜利后,来到了宁都县城。一路被国民党军追赶,加之刚在大柏地打了一仗,红军急需休养补充。朱德、毛泽东分别以红四军军长、党代表名义向宁都县临时成立的招待处发出了一封《筹款公函》,筹集军饷和物资。随即,宁都党组织发动全城群众,家家户户连夜做草鞋和布袜,第二日便交来军饷大洋5500元,草鞋、袜子各7000双,白布300匹。于是,军需处长范树德向宁都县招待处出具了一张筹款收据。
这张字据,见证了宁都人民为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
“全县人民铁心跟党走,与红军一条心。我们把这些记录下来,使之成为新时代宝贵的精神营养剂。”参与编写《宁都苏区革命故事》的宁都县史志办主任邱新民介绍说,宁都素有“赣南粮仓”美誉,如今的宁都不仅是产粮大县,还把蔬菜产业发展成为覆盖所有乡镇的富民产业,种植面积达3.6万亩,年总产值逾10亿元。
红色热土上的脱贫“翻身仗”
据了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都县有56304人参加红军,按照当时的人口计算,每5人中就有1个人参加了红军。其中,留下名字的烈士有16725名。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宁都地下党组织转移到高田塅一带活动。家住玉源村的汪木胜积极投身革命,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玉源村汪姓“后生”纷纷走上革命道路。经历五次反“围剿”后,全村汪姓男丁没有留下一人。
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了下来,激励着红色土地上的群众开拓进取。如今的黄陂镇高田村,从一个省级贫困村变成了就业、产业、就学百分百全覆盖的先进村,打了一个漂亮的脱贫“翻身仗”。
2015年,驻村第一书记曾昭优刚到高田村时,这里还是一个偏远、贫穷的边缘山区村,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务工了,经济条件好的到城镇购买了房子,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弱妇孺。
在逐户走访后,曾昭优意识到基础设施条件差是制约高田发展的最大短板,他多方争取帮扶资金,新建高田河大桥,修建了高坎公路,打通了乌寨公路。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帮助现贫困户增收。
2020年底,高田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实现163户脱贫户户户有产业,652名脱贫人口人人有就业。
革命传统教育的打卡地
2020年11月25日,宁都县第五届“红领巾”讲解员大赛决赛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学术报告厅举行。部分获奖的小选手,被聘为“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红领巾讲解员”,经培训后参与部分讲解接待工作。
这是宁都县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传承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的一个缩影。宁都积极运用生活化场景、日常化活动、具象化载体,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副馆长温新民介绍,纪念馆的馆底形状设计成一个枪托,馆前高耸的纪念碑是一杆枪的造型,寓意着“枪杆子里出政权”。馆内陈列展览面积3450平方米,不仅运用油画、国画、浮雕、版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还有动态沙盘、幻影成像等多媒体展出方式,营造真实战场环境,栩栩如生。
如今,这里不仅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打卡地,还通过VR技术实现全景线上参观,在线上制作“品革命文物,说红色历史”系列微视频栏目、开通“云端课堂”直播,让更多人重温中央苏区革命历史。
截至目前,该纪念馆已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成为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 【编辑: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