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专访柯军:后疫情时代中国戏剧发生“人、戏、场”深层嬗变
中新社南京2月26日电 题:专访柯军:后疫情时代中国戏剧发生“人、戏、场”深层嬗变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牛年新春假期,穿过南京紫金大戏院张灯结彩的大门,走进江苏省演艺集团的办公室,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铺开宣纸,提起毛笔写“福”字。“为牛年新春祈福”,他说。
去年,戏剧行业的人过得不容易。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所累,剧场关门,演员收入下降,行业“蛰伏”。随之而来“云上”戏剧兴起,戏剧电影上线。回顾极为特殊的2020年,柯军觉得,后疫情时代已带来中国戏剧“人、戏、场”深层嬗变。
最直观的是,人“闲”了但更“沉”了。“人是表演艺术的载体。”在他看来:“年初剧场大门锁了,剧场座位空了,但排练场的门是开的,演员的心是烫的,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提升修为,厚积薄发;年中6月‘开箱’后‘这厢有礼’,好戏连台。”
“人”这个“载体”也有所延展。“人不能上台,但机器人可以。去年我们试用机器人演了一把昆曲,‘艾鳎三代’戏曲机器人登台首秀昆曲《游园惊梦》。在全国,火了一批‘数字艺人’,孩子们都特别感兴趣,这是我们所乐见的。”柯军说。
疫情促使“戏”的题材、表现形式更加多元。
去年,中国戏剧市场上涌现了现代昆剧《眷江城》、京剧《出征前夜》等一批抗“疫”题材的创新剧目。最初,专家之间还有争议。有人认为,传统戏剧主要演古代才子佳人、文人轶事,表现抗“疫”题材会否发生“水土不服”。
“在如此重大、影响世界的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中国艺术家不能失语,中国传统戏剧亦能表达抒怀。”柯军说,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以真人真事为蓝本的抗“疫”题材剧目,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共鸣,取得巨大成功。
“或许是疫情让人们感知到返璞归真的可贵,以‘素昆’为典型的表现形式更接地气,在年轻人中反响很好。”柯军回忆,去年他走进电影院,卸妆素颜,在极简舞台上唱昆曲,演绎两代人在艺术传承问题上发生的纠葛与讲和。“有的观众看着看着就落泪了,或许是在事关人生选择的问题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从“进剧场”到“频触网”,疫情让人们认识到,“云上搭台”的中国戏剧还有更大的“场域”。
柯军认为,戏剧不能困在剧院里。戏剧电影院、戏剧院线、户外演出,都是很好的平台。
如今,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戏剧还要“走出去”。“‘走出去’不是放礼花,放完就完了,它应该更像放卫星,重在当下彼此‘信号交流’、以及长期‘在轨运营’。”他说。
在办公室,柯军拿出刚收到的书籍《“汤莎会”〈邯郸梦〉》翻看。他曾参演的新概念昆曲《“汤莎会”〈邯郸梦〉》,由中英艺术家共同执导。其以昆曲《邯郸梦》为主干,将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李尔王》等作品中有关生死的著名片段进行融合,曾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时在伦敦演出。如今中英文书籍出版,延续收录了两国制作人的创作历程。在他看来,从“宅兹中国”到“异域之眼”,文化交流这条路要坚持走下去。
经过疫情“洗礼”,带着对行业的观察,即将参加2021年全国两会的柯军形成了带上两会的初步建议——运用科技和网络普及中国戏剧、推动中国戏剧“走出去”。
他告诉记者:“戏剧,不仅是今人说古事,更是今人说今事;能以创作回答时代之问,能以独特语言在世界舞台上‘声入人心’”。(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