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近六成 这四点是主要诱因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红旗飘扬在南京城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山河为舟民为桨 百万雄师过大江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少年英雄马毛姐 冷空气继续影响华北东北等地 黄淮江淮将有明显降雨 多地要求老师亲自改作业 家校“作业矛盾”何解? 韩鲁佳委员: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赋予儿童公园的法治内涵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长三角最新动态 | 谋定快动,奋力“犇”跑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高压线上的“舞者” “佩服”西方一些造谣者的“脑回路” 《半月谈》刊文:党史教育挺进青少年阵地 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清零!黑龙江望奎县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建筑垃圾应存放何处?检察院建议得到人大代表支持 中国科学家构建水稻全基因组功能单倍型数据集 从绝壁“天路”走上致富路——记重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雷锋精神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新华网评:大学先修,为学生成长加餐 安稳挣钱 精致花钱 关于“钱”,年轻人这么看 什么是“院校专业组”?新高考填报模式请了解一下 猛兽伤人事件频发 野生动物园行业在“十字路口”上 王毅呼吁美国对华政策回归理性,作出明智抉择 推动青少年冰雪人才可持续培养 王毅:中国是始终倡导并践行合作共赢的国家 石家庄:22日起有序恢复餐饮堂食 把人才请进来 让科研走出去 提升产业工人素质 推动高质量发展 北大清华课程开始互选 打破大学间“围墙”还需几步 冷空气继续影响华北东北等地 黄淮江淮将有明显降雨 干货满满!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哪些硬举措? “天网2020”追回外逃人员1421人 追回赃款29.5亿元 满足多层次需求 “法律门诊”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 严抓新型网络犯罪 网络空间不容犯罪藏身 收藏!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来了,干货满满! 新年再拓新站点! 成都至俄罗斯圣彼得堡中欧班列首发 中国驻加大使驳加众院涉疆动议:散布谎言根本不是捍卫价值观 贵州首趟返岗务工专列开行 365个气象站最高气温破同期极值!谁导致火箭式升温? 福建整治“天价岩茶”,已对部分商家取证立案 不是玩具和交通工具!电动平衡车抽查近7成不合格 备战春耕 田间地头忙起来 又是一年春来早 | 春到茶山采制新茶正当时 采茶工人收入增加 春运丨铁路货车忙“急诊” 节后开工忙 | 浙江象山:千帆出海 渔民期盼新春第一网 人民论坛漫评 | 春暖,让我们相约再出发 又是一年春来早 | 万亩马铃薯迎丰收量价齐升 广东各地将逐步转为春耕阶段 【人勤春来早 奋进正当时】各地春耕陆续展开 多种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为夏季丰收打下基础 福建福州:“点对点”返岗包机接回170名务工人员 云南玉溪5死1伤追尾事故初查结果:大货车严重超载 上海高校创新推出“2+X”培养模式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近六成 这四点是主要诱因

2021-02-22 09:42:35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呈现高发性、低龄化、重度化趋势。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青少年视力调查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观看电子屏幕时间增长、户外运动时间减少,与2019年相比,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世界范围内,近视也是青少年最常见的眼科疾病,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世界视力报告》,全球共有26亿人近视,其中3.12亿是19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东亚地区的近视发病率较高。

我国青少年近视早发、高度近视高发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制约教育强国、健康中国远景目标的实现。为此,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组成课题组,2020年在吉林、内蒙古、北京、浙江、上海、河南、湖南等地,分别选取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的高中、初中和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8万余份,对这一问题展开专项研究。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近六成

通过数据分析,课题组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总体上,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高度近视的比例较低。调研数据显示,总体样本中有58%的中小学生近视,有3%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近视。近视度数方面,多数学生(58%)在300度以下,有38%在300-600度之间,有4%超过600度(高度近视)。

第二,分学段看,随着年级升高,近视比例不断增加。调研数据显示,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的比例分别为31.3%、64.9%、79.3%。从小学到高中,高度近视的比例从1.2%增加至7.6%。

第三,从学校位置看,中小城市学校的学生近视率高于大城市。调研数据显示,地级市学校的学生近视比例(69%)高于直辖市/省会城市学校学生(56%)。这可能是由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医疗技术更先进、资源更丰富,学生患有近视后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第四,从学校类型看,民办学校学生的近视率高于公办学校。调研数据显示,民办学校的学生近视比例(74.0%)比公办学校(55.7%)高18.3个百分点。

中小学生近视主要有四大诱因

课题组分析,中小学生近视主要有四大诱因:

第一,近视的产生和防治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不易引起重视且存在误区。

近视是一种慢性眼部疾病,视力的发展呈现为一个长期变化的过程。正是由于近视危害不易马上察觉,且可通过戴眼镜进行控制,使得社会对近视的危害不够了解、对防治近视不够重视。

近视虽是慢性病,但危害大。近视通常伴随散光、青光眼等其他症状,高度近视有眼底黄斑、视网膜脱落等多种并发症,增加学生成年后患白内障的概率,严重时会导致失明。近视除了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还将产生持续的矫治费用,加重贫困家庭经济负担。

家长对于近视防治存在误区。在部分家长的观念中,近视是正常生理现象,通过配戴眼镜即可防治。但框架眼镜只是起到矫正作用,并没有治疗近视的效果,不合理地佩戴眼镜反而会加重近视。还有家长认为“激光手术可以一劳永逸”,但激光手术只可矫正视力,达到摘除眼镜的目的,无法根治眼底疾病,也不能降低致盲风险。此外,近视矫正手术属于医疗美容整形手术,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这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近视不是疾病”的误解。

第二,高度学业压力致使学生用眼不科学。

目前,学业成绩仍是学生评价、升学的主要指标。在高考“指挥棒”影响下,学生从小学开始就面临激烈的教育竞争。学业压力下,学生课内外负担较重,对视力产生了严重影响。

一是课后作业时间过长,使得眼睛长时间聚焦于书本、电子设备等近距离物体。《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课题组的调研数据显示,逾六成小学生和近七成初中生的作业时间超出要求。

二是学业时间挤压运动时间和睡眠时间,眼睛得不到充分调节和放松。学生长时间待在室内学习,接触自然光的机会变少。课题组的调研数据表明,78%的中小学生每天运动时间不足1小时,接触自然光的机会减少。特别是城市老城区的学校场地紧缺,制约学生户外活动。例如,上海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普遍存在生均活动场地偏小的情况。73.6%的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达标,眼部肌肉长期得不到放松,产生视疲劳,增加近视风险。

第三,校园近视防控缺乏专业医务人员指导。

为保证学生眼保健需求,需要足够数量的眼科专业医务人员作专业指导。尽管早在2014年,我国每5万人中就已经有1.13名眼科医生(2018年该数据为1.5),超过世卫组织对小康水平国家每5万人中应有1名眼科医生的要求。但面对日益增长的门急诊需求,专业医务人员无法将更多时间用于校园近视防控。《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2—2018年,眼科医生负担不断加重,平均每位医师的门诊人次数由2714人增加至2787人。专注近视防控的眼科医生占眼科医生总数的比例不足10%。医疗资源紧张、专家资源有限,专业医务人员没有太多精力进入校园开展预防工作,校园近视防控缺乏专业指导。

而专业医务人员的缺位,给了不良商家可乘之机。目前,社会资源参与校园近视防治的动机复杂,容易对学生和家长产生误导,过度治疗。例如,研究表明,防蓝光和视疲劳与近视防控不存在直接关系,但某些医疗企业出于营利目的,夸大电子屏幕蓝光对视力的危害,以便销售“防蓝光膜”。

第四,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医学研究尚未有定论。

目前针对青少年近视的流行病学研究尚存在不足。一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照明、睡眠、饮食等)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影响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二是研究成果与近视防治手段之间存在脱节,研究结论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有效的防治举措。

五项举措应对中小学生近视问题

课题组建议:

第一,开发眼部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整合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营养学、医学等多学科资源,开发与各学段相匹配的眼部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特别是抓住近视防控的关键时期,进行针对性的眼部健康教育。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考阶段是我国青少年近视率的3个高峰增长期。在这些高峰增长期,学生学习时间较长、看书较多、运动时间较少,需要借助系统的课程,进行针对性的眼部健康教育。

第二,推动医校合作,为校园近视防控提供专业指导。

推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学校共建健康校园。其中,医院承担近视科普和宣传教育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就近提供眼部护理服务,学校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开展各项近视防控工作。课题组建议,首先,加强教师、家长等非专业人士的培训,使其掌握近视防治知识,帮助学生及时筛查近视症状、并进行有效干预。同时,鼓励医学专业与师范类专业的合作,在师范类专业开设视力健康管理等课程,增加师范生近视防控相关知识。其次,推动区域眼科医疗人才联合培养。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发展国家战略为推手,充分发挥北京、上海等地的医疗专家资源优势,加强中小城市基层眼科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利用培训机制和网络支持等手段,加强专家对基层近视防控的技术指导。

第三,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形成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中国模式。

中医在防控近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针灸、耳穴、中药熏药等中医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裸眼视力,对青少年低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的。应积极推动学校与地区中医医院结对,在校园普及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理念、药食同源的养生健身知识,让家长和学生正确了解中医药在防控近视中的优势和特色。学校配合中医师开具的临床处方、膳食处方、养生处方、经络按摩处方等,结合多样化的户外活动,对青少年视力进行全方位调理,为世界防治近视提供中国方案。

第四,借助科研院所力量,对近视进行更加精准的研究。

首先,深化青少年近视相关课题项目的研究。教育科研院所可与医疗卫生机构、高校组建联合课题组,加强对青少年近视机理的研究,探索近视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机制,针对易患病人群进行早期干预。用更多临床数据,支撑更有效的近视防治方案。其次,发挥智能化设备在近视研究中的作用。通过智能手环、光记录器等设备,更加精准地监测距离、睡眠时间、光照情况,监测、记录、分析学生视力状况和各类环境因素。

第五,强化学校和家庭主阵地,构建视力友好型校园环境和居家环境。

近视作为慢性病,在防治过程中必须坚持基层防控、长期防控,学校和家庭是主阵地。课题组建议,首先,引导学校构建视力友好型校园环境。建立由校长、分管校长、班主任、校医院医师、社区眼科医师、家长等构成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细化职责;落实“阳光体育”,优化体育课程设置,保证学生在校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建立视力友好型教室环境,如改善室内照明条件、配备可调高度的课桌椅等;建立学生视力定期筛查制度,动态监测青少年不同时期的视力发展变化情况。此外,我国女生的学习时间高于男生、每周体育锻炼时间低于男生、近视患病率高于男生,可结合“春蕾计划”,增加针对女生的近视综合防控指导。

其次,督促家长履行近视监护责任。带头减少看电子屏幕的时间;以家庭体育为主,督促青少年参加经常性课余锻炼,特别是乒乓球、羽毛球等有助于视力发展的小球运动,形成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摄入更多牛奶、水果、绿叶菜;增加睡眠时间,帮助青少年眼部肌肉放松,缓解视疲劳。

最后,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各级教育部门与卫生健康、网络信息等部门加强合作,广泛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科学认识近视的预防和矫正,避免被虚假广告侵袭;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为已接受屈光发育建档的学生提供便捷服务,方便家长及时查询孩子的视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