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12F时间域飞机试飞结束 累计飞行超100小时
成果播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矫阳)2月6日,运12F时间域飞机在吉林松原机场完成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系统功能试飞,航空物探能力得到全面验证。这标志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系统研制”取得重大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航空地球物理探测事业的发展。
在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系统功能试飞中,运12F时间域飞机共试飞30余小时,国内首套大深度固定翼航空电磁测量系统功能与性能得到充分验证。运12F时间域飞机试飞过程中,相继完成线圈状态调整、失速速度和失速特性、单发爬升性能、操稳特性检查、吊舱空中收放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系统功能试飞等科目。由航空工业哈飞、航空工业哈飞通用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组成的试飞团队历经100余天紧张工作,克服低温和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累计试飞50余架次近110小时,圆满完成全部试飞科目。
据悉,运12F时间域飞机是科技部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开采”的组成部分,是“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系统研制”项目中的四大核心课题之一。运12F时间域飞机以运12F第001架机为载机,针对高效、高精度的航空地球物理探测要求,进行了敷设发射线圈、加装时间域任务设备等整机大规模加改装工作。运12F时间域飞机全构型包括5匝线圈,用于电磁脉冲发射,具备航程大、飞行速度快、发射效率高等优势,是国内最先进的时间域固定翼飞机。 【编辑:张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