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北京如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北京副市长详解 时政Vlog丨打卡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共赴一场“如意之约” 修改执业医师法,草案有啥大变化?一起来看→ 2020年税收收入超13万亿元 减税降费2.5万亿元 海南“高位嫁接”优师名校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中国拟立法强化法律援助 发生工伤交通事故等有望可申请法援 西藏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青海:五年治理地质灾害43项,建立扶贫用地审批通道 文物局:全面防范和惩治文物领域统计造假、弄虚作假 上海推出首个行政机关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指引 黑龙江齐齐哈尔:全面启动住宅小区分类管控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将受更严厉处罚 海南将建立与自贸港相适应的整合型公共卫生安全网 官方印发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预防性消毒工作指南 2020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7.46万件 行政处罚法修订草案三审 违法行为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追责期将延长 中国首次专门立法保护湿地 中国两院院士评出2020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驻美使馆发言人就蓬佩奥涉疆声明发表谈话:罔顾事实 蓄意抹黑 最高法回应刑责年龄调整:该追究的依法追究,不能姑息轻纵 贵州通报6起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力案例 中国拟修法进一步明确医师权益和职责 聚焦德甲盘口分析沙尔克04VS拜仁慕尼黑心水推荐 本轮英超买球APP前瞻推荐利物浦VS伯恩利心水推介 人民币中间价调升47个基点,短期内美元将延续反弹走势 稀土产业政策加码供给刚性,相关公司利润释放有望加快(附股) 重磅专访|梁明: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归6.5~6.8可能性非常大 特朗普卸任前最后一天干什么?百人特赦引发关注 医疗大数据第一股暴涨背后:头部医院争夺刚刚开始 钢铁板块发力拉升,北向资金持续流入,已提前布局这些股(附股) 百款民营银行存款产品大比拼:1年期年化利率4.8%能不能买? 牛年中国资本市场是什么“牛”?一财《拥抱牛市》研判投资机会 灰色的代孕,黑色的“弃养”:在法律与人性边缘的试水者 盘前必读丨天齐锂业收关注函,快递龙头去年12月业绩出炉 拜登放大招:上任第一天将力推移民政策,覆盖1100万人,利好科技公司 市委书记“掌掴”之后:豫港焦化内部曾专门开会,河南正深入调查 LPR按兵不动,央行流动性投放出手大方:还要期待降准吗? 磷酸铁锂主流厂家正酝酿新一轮涨价,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争议2021:基金爆卖,投资者看到了大牛市,机构却称“牛年无牛市” LPR利率连续9个月不变,降准降息还会有吗?丨火线解读 谁说智能电动汽车怕冷? 发改委:取消汽车限购 增加号牌指标投放 奔驰纯电动车EQA将于1月20日全球首发 富士康 造车的野心不小! 运动个性 奥德赛Mugen改装版官图发布 小诊所、小饭桌、网约车……警惕这波疫情高风险点! 【科普】擦亮眼,这些都是谣言! 疫情拐点何时来临?专家解析三方面因素 2021年,中国这样开启新征程 3个月10起流调信息泄露事件 流调哪里出了漏洞?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未来五年北京如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北京副市长详解

2021-01-20 15:42:23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目前,科技部、北京市积极主动贯彻落实,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等21个部门共同谋划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提出《“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形成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设计和安排。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北京拥有一批世界顶尖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未来北京在深化人才机制体制方面还有哪些部署?

1月20日,北京市副市长、秘书长靳伟在发布会上回答海报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创新驱动的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最重要、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人才问题,这几年北京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完善创新生态,实施了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北京市副市长、秘书长靳伟 刘健 摄影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提问 焦非 摄影

记者在国新办发布会现场了解到,北京市制定实施了“人才五年行动计划”,创新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方式和管理模式,深化职称制度和科技奖励的制度改革,探索“揭榜攻关”模式,特别是通过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创30条,极大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靳伟进一步解释,“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在国家各个部委的支持下发挥好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率先开展相关先行先试,在激发人才创新的活力方面,要依托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科研载体,更大力度地吸引国际人才的落户,集聚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加快形成多层次的创新人才梯队,让各类人才能够心无旁骛的专注事业,人尽其才。同时,加强人才的引进服务保障,进一步提高国际人才来京工作的审批效率,构建国际化的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

靳伟强调,北京市将开展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导向。

“去年北京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条例正式实施,这是科研人员长期期盼的科技成果的权属改革实现了制度性的突破,去年一年应该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靳伟坦言,但北京也存在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下一步将着力打通法规落地的堵点问题,为创新者赋能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