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产线年产240颗卫星 还能“私人定制” 北京对境外入境进京人员、密接者分类实施“14+7+7”管理措施 浙江东阳一批进口工业配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我国有能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长春城区已累计核酸采样123万人 综合消息:吉林省新增确诊超河北 河南发现两次治愈后复阳病例 汽车核心技术加速突破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3年间 内蒙古查处傅铁钢等25名厅局级“保护伞” 沈阳市关停204家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零售药店 国际观察:王毅连访非洲、东南亚九国的五大看点 国家发改委:鼓励限购城市增加号牌指标投放 天通一号03星发射成功 中国航天迎来2021年开门红 四川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20年末达7.10万亿元 2020年贵州GDP增速4.5% 连续10年位居中国前列 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做好严寒天气下劳动者权益维护工作 建强班子,致富的路越走越宽 河北疫情是否出现拐点?河北疾控专家:仍处于严防死守关键期 吉林新增本地确诊46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例 让老年人放心消费便利维权(消费视窗·发展银发经济④)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黄坤明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河北疾控专家谈疫情溯源:为近年最艰难一次 新华网评:这份成绩单属于每个奋斗者 敬礼,党旗!致敬,共产党员! 从禁用超薄到禁止非降解,塑料袋走过的21年 美国新政府或将重返《巴黎协定》 中方回应:欢迎并期待 新华时评:莫让迷信为病毒开路 河北抗疫如何直面“农村聚集”新特点? 为什么而建?——直击石家庄市黄庄公寓隔离场所建设五大关注 从“固定动作”到“自选动作”,中国外交开年明确侧重与关切 黑龙江省望奎县16人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被问责 研究证实:长周期类新星在新星爆发后或将永不进入深度休眠期 秦光荣受贿案一审宣判: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并处罚金人民币150万元 2020年吉林法院执行案件结案率全国第一 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蜂桶寨片区首次拍到金钱豹 美官员称中国去年试射250多枚弹道导弹 中方:信口开河、指手画脚 石家庄市、邢台南宫市从1月20日起对全员进行第三轮核酸检测 “天眼”能洞悉宇宙“前世”吗?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评估中国无人机威胁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上市2个月腰斩,不到4天又翻倍,日月明还能继续涨吗? 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9亿元,净卖出贵州茅台12.22亿元 港股涨疯:AH溢价处于历史高位,南向资金一路凶狠抢筹 央行:四季度超六成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热度正常,超七成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适度 中远海控跌停 两机构抄底逾1.2亿元 大白菜不再“白菜价” 发改委四招稳物价 跌停!TCL科技成交超百亿元,谁在背后砸盘? 永煤承诺解决母公司巨额占款 知情人解密债务危机深层内幕 一份观察丨在线教育“烧钱”游戏已到顶峰 新增1人面临亏损1人 小微企业注意了!今年减税有望延续,但社保很可能不免了 创新医疗业绩预亏 控股股东及董事长提议回购股份 特斯拉发布全新电池生产线 大规模普及还要等两年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智能生产线年产240颗卫星 还能“私人定制”

2021-01-20 09:29:08来源:科技日报

智能生产线年产240颗卫星 还能“私人定制”

近年,以美国SpaceX公司“星链”星座为代表的大规模低轨宽带卫星星座项目,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卫星生产模式的认识。卫星智能制造生产线,成为了卫星研制的发展新方向。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空间工程公司了解到,由该公司研制的我国首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近日已完成设计、生产及安装工作,正式转入现场试运行阶段。其设计产能目标为年产240颗以上小卫星,并能实现批量定制化生产。

从手工制造到自动化“智造”

“卫星从原材料出库到整星检验合格入库,需经历舱板级部装、卫星总装、整星电性能测试等十余道工序。”空间工程公司智造之星党员突击队队长刘峰说,如果关键工艺环节全部由机器来替代,生产效率能提高40%以上。

然而从单件小批量手工制造到高度自动化“智造”,并没有那么容易。卫星是典型的复杂机电产品,装配工序多、工艺流程复杂,还要重点考量工艺的集成性与兼容性。批生产工艺流程规划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把以手工为主的卫星传统生产模式,转化为精益化、自动化、协同化的流水线式生产模式,研制人员吃透了传统装配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和工艺流程,逐一进行优化,再将优化后的工序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新型批产工艺流程,此后还多次开展分析优化。

突击队员马赫介绍说,经过多轮方案迭代,最终的流程能在保证卫星装配测试过程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年产240颗以上小卫星的设计产能目标。

既能批产也能定制

在实现批产的同时,该生产线还能实现“私人定制”。

不同型号、不同规格卫星的构型、尺寸、重量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让“硬邦邦”的设备对卫星“来者不拒”,研制人员借助精密运动机构,给设备装上了“四肢”,工位尺寸也实现动态可调,不同尺寸、重量的零件柔性夹持和高精度装配都不在话下。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会根据条码确定卫星类型和工艺要求,自主调用控制程序,数据分析及执行结果也会实时反馈至生产线管控终端。不仅生产过程实现由人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也使卫星批量定制化生产成为现实。

为了提升生产线智能化程度,研制人员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

部总装是卫星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针对部总装工位存在自动感知能力欠缺,无法有效检测和避免装配过程中零部件相互碰撞的问题,研制人员在机械手和末端执行机构上增加了力传感器,确保安装过程中零部件与舱板不会发生挤压;并在装配过程中用相机对干涉风险区域拍照,通过图像比对提前发现碰撞风险。此外,相机的视觉补偿还能提高装配的定位精度。

成功试运行是生产线建设的重要节点。目前,智造之星党员突击队正全心投入在试运行工作中,为早日形成卫星规模化智能生产能力贡献力量。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