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展出的部分海水稻产品。 记者王晓斌 摄
中新网三亚1月15日电 (记者 王晓斌)1月15日,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记者在论坛上获悉,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的首批耐盐碱水稻品种已通过国家耐盐碱区域试验审定。在多地的示范种植田,测产结果显示平均亩产稳定超过800斤。
海水稻即耐盐碱水稻。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20年牵头启动海水稻“十百千工程”,该工程计划在全国推广海水稻10万亩、在国内外开展盐碱地改造100万亩、力争在全国布局10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用8-10年时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
论坛现场。 记者王晓斌 摄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国栋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一年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2万亩扩大推广到10万亩。10地10万亩海水稻已完成测产,其中,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江苏如东、山东东营、山东潍坊、山东青岛等地测评亩产均超千斤,“这为100万亩盐碱地改造打下坚实基础。千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六百万亩签约储备,但是这其中不只是海水稻,还有葵花等其他耐盐碱轮种作物。”
据了解,2017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牵头国内18家单位,组建了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分为4个试验组别同时开展海水稻品种测试试验。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研发副主任李继明介绍,协作组通过建立水稻耐盐碱评价标准以及育种材料筛选程序,针对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特征,设置北方沿海中早粳晚熟组、沿黄粳稻组、华东沿海籼稻组、华南沿海籼稻组4个组别,在广东、浙江、海南、江苏、辽宁等34个区域试验基地进行品种区域试验,在西北、东北等18个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测试试验。目前首批耐盐碱水稻品种已通过国家耐盐碱区域试验审定。
现场展出的部分海水稻产品。图中玻璃瓶中装的是海水稻米酒。 记者王晓斌 摄
在15日的论坛开幕式上,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中国产学研促进会海水稻协创平台、中国科协智慧农业创新联合体等多个海水稻科研平台揭牌成立;多方就中财戎熙九天海水稻产业基金、长三角海水稻新城市农业土地信息智库项目、潍坊十万亩海水稻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百万亩盐碱地及矿山修复综合农林业产业开发项目、青海格尔木百万亩高原高寒产业园项目签约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