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太阳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为何要去探测遥远的太阳? 黑龙江一村民隐瞒密接人员行踪轨迹受到行政处罚 秦岭大熊猫宝宝“云庆生” 四只大熊猫宝宝全球征名 发红包、给补贴…倡导“就地过年”动真格了! 海南“十四五”深化“多规合一”改革 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远望姊妹船携手凯旋 2020年累计航行约9.5万海里 重庆出台装饰装修广告发布规范 修地铁非法用地500多亩?新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状告郑州地铁要求拆除 法院裁定:准予强制执行 湖南高院女法官因拒绝为同乡案件“打招呼”被刺身亡 网红跳舞女孩峻熙拆除外固定架,她离舞蹈梦更近一步 海南极简审批制度改革初显成效 部分举措获全国推广 大连低风险地区高校1月中旬起放假 中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后放假 新华时评:迟报矿难,就是与人民为敌 山西暂缓举行2021年普通高考艺术专业联考 澳大利亚否决中建集团要约 中方:此举干扰了中澳务实合作良好发展势头 祁连山国家公园首次开展有蹄类动物专项调查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徐宏光、朱华山、薛楠决定逮捕 沈阳第三轮核酸检测后发放证明卡 居民凭卡通行 多部门: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应急处置 倡导职工群众就地过节 河北一确诊病例为北京庄胜广场某公司员工 曾与石家庄一确诊病例多次接触 国家集采冠脉支架落地青海 北京通州区为北三县通勤人员开辟核酸检测“绿色通道” 中国科学家实现11公里量子纠缠纯化 效率提升6000多倍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薛昇旗、邓寄鹏提起公诉 山西省部分景区及演出关停 扎帕罗夫在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选举中胜选 中方表示祝贺 沈阳防控形势逐步向好 仍全力排查风险暴露人群 海南农垦体制改革成效突出 河北对进京、出省车辆人员实施最严“四必”措施 林伯渠家风: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创历史新高!2020年我国水利建设落实投资7700亿元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发现7名无症状感染者 该区域实行封闭管理 人民军队的第一份报纸 重庆鼓励中高风险地区生源学生寒假不返乡返家 中方:坚决反对美国以反恐为名对古巴进行政治打压和经济制裁 7个东部城市累计向贵州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13.99亿元 复旦大学国际卓越中心正式启动 聚焦全球重大发展议题 钟花杜鹃灌木年轮揭示喜马拉雅高山地区冬季持续变暖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勾勒“人民城市”新图景 河北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 石家庄、邢台、廊坊全域封闭管理 综述:第四届“一个星球”峰会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取得新进展 2021年山东通过绩效评价初步压减预算68.5亿元 北京顺义一确诊病例隐瞒活动轨迹等 警方已立案侦查 河北省核酸检测日单检能力达到110万份 大大缓解检测压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揭牌 山东:“以工代训”助企业强基础、稳队伍 12日0-10时河北新增21例本地确诊病例 藁城区15例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持续好转 南方电网:电力供应持续偏紧,龙头企业用电量升势迅猛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专访中国太阳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为何要去探测遥远的太阳?

2021-01-13 09:27:04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邓孝慈】中国在探索太空领域正稳步前进,继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探测器奔赴火星后,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也即将于2022年升空。为何要去探测遥远的太阳?中国的太阳探测卫星有什么特长?《环球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南京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该项目首席科学家甘为群。

太阳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呢?除了众所周知的光照外,甘为群介绍说,太阳的异常活动同样会冲击现代生活。太阳距离地球平均达1.5亿公里,但一旦它“发威”,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产生的磁云会裹挟着大量带电高能粒子,直奔地球而来,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电磁环境将受到严重破坏。例如2003年万圣节期间,太阳就给地球捣了一次大乱,不但多颗科学卫星遭受不同程度损害,全球卫星通信受到干扰,GPS定位也大受影响,从太空到地面,各种需要即时通信和定位的交通系统都不同程度瘫痪。这次太阳风暴事件被称为“万圣节风暴”。因此持续地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的设计目标就是揭示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一磁两暴)的形成及相互关系,预期在轨运行不少于4年。ASO-S也可以通过监测日冕物质抛射在太阳上的爆发情况,准实时地预报它对地球的可能影响,提前1-3天警示人类做好防护工作。

甘为群还强调说,“ASO-S是科学卫星,不是应用卫星,它首先关注的是科学问题”。大众对科学往往首先提出“这个东西有什么用”。但什么叫科学?科学就是发现和研究自然的规律。太阳是体现物理规律的理想场所,被认为是“天然实验室”。例如在太阳表面,流体、磁流体、等离子体,全波段辐射,各种波动,各种结构,各种动力学过程,从高温到低温,从高密度到低密度,从强磁场到弱磁场,从小尺度到大尺度,从粒子加速和核反应过程……可谓应有尽有,而这些要在天文学科的其他研究对象上进行详细观测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该如何观测太阳呢?甘为群表示,为避开地球大气的影响,人类早期曾通过气球进行观测。随着太空时代拉开序幕,完全脱离地球大气影响的科学卫星成为研究太阳的主力。ASO-S搭载3台有效载荷,用于测量太阳磁场,以及观测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它将工作在距离地表720公里的地球极轨,可以满足近乎24小时连续观测太阳的要求。甘为群表示,对于太阳观测能力的优劣不能以距离太阳远近来衡量。美国曾在2018年发射“帕克”太阳探测器,旨在近距离观测太阳。它将在2025年运行到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与太阳中心仅有9.86太阳半径(约690万公里)。但由于没有哪个仪器可以在数千摄氏度的高温下正常工作,因此“帕克”卫星上的探测器只能在挡板后面工作,测量太阳附近卫星经过地方的环境参数。从这个意义上看,“帕克”卫星的科学目标与我们ASO-S卫星的目标完全不同。

为什么ASO-S选择在2022年发射?甘为群解释说,太阳磁场活动周期具有11年的周期,下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差不多从2021年开始,2022年逐步进入上升期,预期在2024年到2025年左右达到极大峰值。所以ASO-S从2022年发射正好能覆盖从早期到上升期到极大的全过程。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ASO-S在2017年年底顺利正式批复工程立项。目前卫星工程样机已经研制完成,进入工程飞行样前期阶段。甘为群表示,卫星初样性能已通过所有试验,包括环境模拟和高低温试验,预计今年1月底前完成整机转正样即飞行样机研制阶段,今年年底完成飞行样机研制,2022年上半年择机发射。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