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 2020年全国共审计1.8万名领导干部 移送线索近4000件 “十三五”期间,贵州全面完成19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 易纲: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中国科大实验研究首次实现“宇称-时间”对称增强型量子传感器 中国大部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2.5级 国内地震2分钟速报 探访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 2020年前11个月审计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200多亿元 中国科研人员设计开发出水体抗生素“解药” 国家矿山安监局:2020年全国煤矿无重特大瓦斯事故 疫情防控 北京大兴机场所有省际巴士线路暂停运营 2020年中国气候年景偏差 各种自然灾害造成1.38亿人次受灾 不平凡的2020年,政法机关的哪些举措温暖过你? 国管局: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境外高端人才个税优惠政策有望在北京实施 黑龙江今春大部分市地降水将比常年多一成至两成 王毅谈推动中非合作提质升级的七点构想 抗美援朝题材网络电影《最可爱的人》在俄罗斯获奖 华春莹9分钟答记者问 详解为何美国会和香港暴乱场景相似但反应不同 多个首次突破 内蒙古“最穷地”逆袭构建向北开放桥头堡 美常驻联合国代表将访台 中方:美方如果执意妄为,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地震局:今年6月起在京津冀、四川、云南等地试运行秒级地震预警 元旦、春节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通报9起典型案例 最低-10.2℃ 湖北多地最低温刷新入冬以来极值 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强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减灾现代化体系 江苏淮安各界人士纪念周恩来逝世45周年 信通院:中高风险区域地市名称行程卡不再标红 审计署:揭示重大违纪违法等问题 一年来移送问题线索近4000件 走进中国唯一畲族自治县——浙江景宁,畲汉共咏“三月三” 谁能接种?保护期多久?专家详解新冠病毒疫苗热点问题 陕西高校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平台累计已达400余个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持续做好群众取暖用能保障 新冠疫苗怎么打?接种疫苗有什么好处?权威回应来了 王毅:中坦达成四点重要共识 山东2021年实现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公务员招录等方面享相应待遇 河南“十四五”欲挺进制造强省第一方阵 畲汉一家亲 黄土变黄金 河北石家庄新增14例本地确诊病例 行动轨迹公布 拉萨“两会”定档 将审议十四五规划新议题 综合消息:北京顺义摸排出逾千名风险人员 中国内地中高风险地区达64个 辽宁沈阳1月8日新增2例确诊病例 行程轨迹公布 马斯克称中国政府关心人民福祉 外交部:评价是客观的 教育部: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 抓好中小学作业等管理 河北省南宫市鼓励举报未核酸检测人员 查证属实给予每人500元奖励 国家中医药局协调捐赠“清肺排毒汤”助力国门战“疫” 外交部再批蓬佩奥“谎言外交”:必将遭到历史审判 “十三五”济南精准施策“因病致贫”等难题 提高民众就医获得感 中方回应美常驻联合国代表访台:少数反华政客在上演“最后的疯狂” 北京:进一步加强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京人员管理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中国地震局:2025年初步形成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

2021-01-09 09:30:32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地震局8日在北京召开2021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提出,要准确把握“十四五”防震减灾发展形势和发展思路,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不断提高“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高质量服务能力。

2021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局 供图2021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局 供图

中国地震局局长闵宜仁在会上作工作报告说,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防震减灾意义重大,重点要做好重特大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推动防震减灾服务提质增效升级、增强防震减灾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等九方面工作。

其中,要做好重特大地震灾害风险防范,为建党100周年提供地震安全保障。研究制定全国震情监视跟踪工作方案,完善地震会商技术系统;完善地震系统应急响应预案体系,开展地震现场应急演练,完善应急现场工作、灾害事件调查和区域联动支援机制;开展重点危险区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在危化品高风险地区试点开展专项预评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区域房屋抗震能力遥感快速评估。

进一步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方面,编制地下流体等监测站网规划和海洋地震观测规划,实施地震监测站网老旧设备改造,强化非天然地震事件监测;加快建设中国地震预警网,确保6月份在京津冀、四川、云南实现预警功能建设目标,推进高铁预警试点,加快形成预警服务能力;编制地震信息化3年行动方案,升级地震云基础设施。

进一步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方面,大力实施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完成86个试点市县调查,启动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建设活动断层与场地探测资料数据库、重点地区震源调查与潜在震源模型数据库,开展全国1:100万地震构造图编制和地震灾害重点隐患分级评价;扩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覆盖面,加快推进四川、河南等省地震构造环境探测,开展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地震构造环境探测;推进地震区划工作,启动第六代地震区划编制。

加快推动防震减灾服务提质增效升级方面,出台推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指导意见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实施意见,建立公共服务白皮书制度;制定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发布指南,推动活动断层探测成果在国土整治、国土空间规划、工程建设方面的应用,推进雄安新区地震安全专项规划实施;发布“十四五”防震减灾科普规划,召开全国第二届防震减灾科普大会。

不断增强防震减灾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加快推进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争取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地震预测预报科技项目;统筹各方资源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积极参与“深地计划”专项实施,完善地震“星火计划”项目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行业领军人才。

闵宜仁表示,全面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包括国际合作和国内开放合作,持续深化国际合作方面,要落实“十四五”防震减灾国际合作规划和“一带一路”地震安全保障行动计划;组织召开第二届“一带一路”地震减灾协调人会议,指导举办第十届天山地震国际研讨会和中亚及南亚国家地震监测技术国际培训班,推进援老挝、肯尼亚和中国东盟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强化国际技术合作。(完)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