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财政十项重点工作确定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科普展在北京举办 三个“变”里有乾坤:从浙江经济看见“最初的梦想” 首批集采冠脉支架上市:均价700元 平均降幅90%以上 北京倡导视频形式开年会 主会场人员不超过100人 教育部:安排学生分批次放假 开学应避开春运高峰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9例 其中本土病例9例 北京采用国药中生和科兴中维新冠灭活疫苗 组织实施紧急使用 新华时评:新年好,致奋斗的你! 严惩涉电信网络诈骗App技术开发犯罪 2021,许岁月安然 北京全链条支持疫苗研制 跑出“北京速度” 探访“奋斗者”号诞生地 听万米深潜背后的故事 今年以来安徽省共受理各类民事检察监督案件9437件 宁夏建成首个国家农业环境观测实验站 研发进展几何?接种有无不适?中国官方解析新冠疫苗 深圳规划“3个1000公里”加快都市圈建设 年终特稿:致我们共同走过的2020年 2021来了,这组干劲满满的表情包用起来! 海外网:开放的中国带给世界更多“确定性” 多少钱?谁能打?聚焦中国首支附条件上市新冠疫苗 湖北通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典型案例办理情况 北京新增本地确诊5例,涉及这2个区 向人才敞开怀抱 落户门槛降低透露哪些信号? 民法典真的来了!今起,你的生活将这样改变 北京新增5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治愈出院1例 山东通报5起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典型问题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部署元旦假期安全防范工作 山西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已启动 疾控专家解答相关问题 这些新规元旦起实施,给你我带来哪些新变化? 住房城乡建设部:做好两节期间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等工作 元旦春节出游需注意什么?文旅部给出健康提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涉嫌乱收费 官方责令退费 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力保能源供应 让群众温暖过冬 四川成都市公布本土疫情传染源:与尼泊尔境外输入病毒序列高度同源 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公布新增2例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行程轨迹 北京督促企业建立全过程追溯系统 实现新冠疫苗可追溯、可核查 三峡工程2020年运行情况良好 贵阳贵安以“三个千亿级”为抓手 打造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 北京新增2名确诊病例 均为顺义金马工业园内员工 检察机关分别对张民、白云、武银星提起公诉 武威职业学院未按规定退还疫情期间住宿费 官方通报 今冬中国气温持续较常年偏低 “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冷”? 多地积极应对入冬以来最强寒潮 辛识平:谢谢你,拼过2020的平凡英雄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云南基层助残扶贫见闻 检察机关分别对郭继庄、陈希斌、唐勇决定逮捕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比预期更强烈、更迅速 最高法:持续性经常性家暴将被认定为虐待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2021年中国财政十项重点工作确定

2021-01-01 09:28:5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31日在北京召开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明确,2021年要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做好十项重点工作。

一是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进一步完善并抓好直达机制落实,扩大中央财政直达资金范围,提高直达资金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减税降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

二是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拓展投资空间。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促进扩大居民消费。

三是推动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支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四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本民生保障。

五是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六是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七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可持续。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坚决防范基层“三保”风险。

八是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健全地方税体系,研究适时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养老保险等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九是健全制度机制,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和监督。

十是深化对外财经务实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

此次会议还介绍,2020年财政部门加强应对疫情财税政策保障,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及时出台规模性助企纾困政策,创造性设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促进经济企稳回升。支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防范化解风险取得积极成效。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做好基层“三保”工作,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坚决守住“六保”底线。(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