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船的申遗故事:文化还是迷信? 这次定性了 渭南技师学院原党委书记薛楠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 14种独家药均降近半倍 财达证券IPO过会 河北省有望迎首家A股上市券商 疫情来袭消金线上“快跑” 巨头相继入阵竞争更激烈 险资今年以来举牌20次 券商预计明年约8500亿元险资增量资金入市 时隔4年直销银行重回视野 银行转型线上化提速 凭疏堵相济与内外兼修 靠三个方向两门功夫 信托业2020年现发展新拐点 京雄城际铁路全线通车 智能化设计成最大亮点 中信证券:岁末年初建议布局高性价比品种 集齐了!20家券商年度策划报告来袭 A股牛年金股若隐若现 中国太保复工复产专项保障提供风险保额逾26亿元 一位“中浪”基金经理的攻守道——访常春藤资产合伙人石海慧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连续7个月正增长 经济稳步恢复态势进一步得到印证 红土创新基金朱然:看好科技与新能源投资机会 50只主动权益基金回报率超100% 新生代基金经理独掌“牛基”前四强 2021年关税调整方案发布 业内表示将鼓励医疗行业提高产品研发迭代速度 惨遭“血洗” 比特币全网24小时爆仓38亿!币价突破18万元/枚 创下三大历史记录 直销银行再开闸 释放何种信号? 12月28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易华录预计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0%-85% 储蓄“搬家”之不同年龄段居民“投资论”:20岁试水 30岁求稳 40岁激进 P2P清零谢幕 新政迭出“堵偏门”也“开正门” 押注“Z世代”消费 公募基金积极布局新经济 69万亿!央企资产总额比“十二五”末增45% 央企负责人会议明确:明年将把全员劳动生产率纳入业绩考核 监管规范社保“第六险”试点 险企参与长护险须守9条规矩 前11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4% 装备和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 12月28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年内北上资金涌入近2000亿元 加码96只A股胜率超六成 存量房贷利率挂钩LPR即将生效 房贷族欣慰“压力略有减轻” 79家公司获机构频繁调研 6只年报净利预计翻番股配置潜力凸显 不止是煤气炉子!这些冬季取暖“神器”也要注意! 寒潮橙色预警!中东部大部地区将降温10℃左右 跨年“霸王级”寒潮来袭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应对? 多举措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 大型4K纪录片《航拍中国·澳门》在澳门开机 深圳新发现1例外地返深人员为无症状感染者 管理、服务、运营三位一体 盘活高校智慧资源 以科技力量托举梦想——走近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下) 月球“土特产”太珍贵!月壤样品能告诉我们这些 遥感三十三号卫星成功发射 2020年中国航天迎收官之战 2020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大连市新增5例确诊病例 主要行程轨迹公布 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成立 中科院院士任院长 把好配套设施质量关 继续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河南大学将与少林寺合作培养武术国际生:从普通进修生至博士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21例 其中本土病例6例均在辽宁 疫情当前,留学受阻学生如何完成学业 贺娇龙:把热度转化为务实行动 数字时代处处“要脸”,但千万不能“丢脸” 织就城市精细化治理“两张网” 辽宁迅速征调宾馆酒店作为集中隔离场所 确保集中隔离工作有序进行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送王船的申遗故事:文化还是迷信? 这次定性了

2020-12-28 12:25:2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2月19日,由中国、马来西亚联合提名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送王船的申遗故事

1

送王船:

悠久的海洋文化风俗

自古以来,闽南就有送王船的传统信俗。这一文化内容最早形成于中国闽南地区,传播至中国台湾南部;随着“下南洋”移民和海上贸易传到东南亚马六甲海峡等华侨华人聚居区。

这一信俗中“代天巡狩”的王爷,救苦救难,拯溺扶危。所到之处,民众设庙祭祀、迎送嘉礼。所以,“送王船”在中、马闽南人的心目中有崇高的位置。

“送王船”在闽南和台湾地区的汉族(包括疍民)、畲族、高山族以及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的华侨华人、峇峇娘惹人、印裔马来人等族群中不断实践和再现,很好地保持了文化多样性,呈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文明、宗教和文化之间互动和谐共存的特征。

目前,该遗产项目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南部的厦门湾和泉州湾的沿海地区、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的华人聚居区;相关实践也见于中国台湾南部的沿海社区。

在闽南,大多每3或4年在秋季东北季风起时举行;在马六甲,则多在农历闰年于旱季择吉日举行。仪式活动历时数日,或长达数月。

2

海峡两岸

最早探讨合作保护

2005年12月,“厦门送王船”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1年5月,由厦门市申报的“闽台送王船”入选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13年开始,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积极建立两岸学者、文化机构和宫庙交流机制,先后组织2批共50多人赴台湾进行交流,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探索送王船共同保护与合作申遗的路径。

2015年7月,“海丝文化论坛”在马六甲朵云轩艺术馆举行。在参观中时任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陈耕惊喜地发现当地怡力勇全殿是马来西亚非遗名册“王舡大游行”的传习单位,双方萌生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向。2016年1月,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政府对华商务特使拿督颜天禄访问厦门,与厦门市政府口头达成共同推动联合申报事宜。一个月后,厦门3个社区和4个宫庙负责人前往马六甲怡力社区勇全殿、侨生公会、福建会馆等地考察。从勇全殿“送王船”的历史记载中,我惊奇地发现,两地“送王船”的仪式实践,如出一辙,同属一脉,又分属中、马的国家级“非遗”。自此开始,中、马两地在各个层面的互动合作持续展开。

3

“维系人与海洋的和谐”

是一项共识

“送王船”联合申报启动后,首要问题,是通过撰写申遗文本,梳理出“送王船”独特遗产价值。“送王船”是一项古老的禳灾祈安仪式。历经世代相传和广域流播,其内在特质与外在表现,有精华也有糟粕。这需要基于人类发展的视野予以全新的解读,以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寄托。这个过程凝聚了许多智慧,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过程。

将“送王船”核心价值归纳为“关于人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仪式和相关实践”,得到中、马双方的广泛认同。大家认为,“送王船”唤起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维系人与海洋之间的和谐,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从“树灯蒿”到“送王化吉”的整个实践过程贯穿着人们对生死问题的理解,既体现社会和谐的气氛,也使得文化价值也充分得到体现。“带天巡狩”“做好事”“好兄弟”则反映了人们在同自然和命运搏斗中产生的愿望和美好理想。“代天巡狩”的王爷,巡狩有责,神通广大;除了海上救难外,消灾除病,有求必应,给民众带来幸福安宁。当地百姓感恩戴德,自然把送王仪式视为“做好事”,人们对王爷的信仰,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扬正气和规范行为的积极文化现象。把孤魂当成“好兄弟”,则通过普度,慰藉心灵,减缓压力。民众在参与的过程中从心底可增进社区成员间的交流,消除误解,提高社区凝聚力。

值得一提的是,“送王船”共同申报也呈现了“社区民间推动,城市为主实施,政府联合主导”的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查机构在呈交委员会的报告中写到:“该遗产的列入将成为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例子,以及他们在跨界保护努力领域的共同关切和责任。”

4

没有回避

文化价值的冲突难题

“送王船”是传统文化,还是封建迷信?

在众多的王爷宫庙文化信俗中,厦门“送王船”在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尤其是文艺阵头巡游表演,把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合二为一,更具现代人才有的审美感受,既娱神又娱人。然而不同时代的文化理解也有所冲突。如“送王”与“送瘟”、“王船”与“瘟船”是一样的吗?“王爷”“妈祖”“海龙王”等海神有差别吗?耗费巨大的王船能否不烧?

“送王船”的申遗过程,深入研究了历史文化与当代伦理、社会精神的关联,设立了“送王船与信仰”“送王船与环境”“送王船与浪费”“相关的知识、技艺及艺术的当代传承”“性别平等、青年参与和对族裔特性的尊重”等专项研究,对其存续力及所面临风险进行评估,引导送王船活动与时代理念相吻合,并从传承、维护、保护、确认、立档、研究、宣传、弘扬、振兴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特别在注重吸引年轻人参与,提高全球可见度,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开发影视、舞台、艺术品等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使送王船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增长的宝贵资源。

深入区域文化研究,深耕成果运用,可进一步消除盲从,摒弃陋习。我相信,通过“送王船”的仪式实践,能够促进人们关注自身与海洋,感恩自然;对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也很有现实意义。“送王船”终能成为海峡两岸之间、海上丝绸之路各地之间民心相通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作者为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送王船”联合申遗中方专家组成员)

延伸阅读:

遗产委员会认为“送王船”提名符合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提名内容有助于社区抵御与海洋有关的灾害,并促进文化间对话。它包括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关于自然和宇宙的知识。

提名内容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可持续性。它还支持多样性和志愿精神的价值观,并加强社会凝聚力、建设和平和国际合作。

提名内容一直在不断地实践和再现,构成了中、马文化互动和谐共存的生动反映。这种做法见证了过去和现在不同地区不同文明、宗教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令人满意的共存。这一提名内容的列入,将成为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例子,以及他们在跨界保护努力领域的共同关切和责任。自2015年启动这一进程以来,各社区、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和政府机构进行了各种协商。

延伸阅读:

每6年评估两国履行的承诺

“送王船”列入非遗名录后,中、马两国还有许多共同保护工作,每6年向遗产委员会提交定期报告,还要把精力放在履行进一步保护该遗产项目的承诺上。

联合申报期间,中、马两国依托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和马来西亚侨生(峇峇娘惹)公会,成立了“中马送王船协同保护工作组”,在两国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部门支持下,制定《送王船联合保护行动计划(2021-2026年)》,协同两国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开展该遗产项目的联合保护工作。中马两国政府将成立“双边工作委员会”,建立联合保护共同协作机制,支持“中马送王船协同保护工作组”开展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双方关于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协议的签署,使文化遗产成为实现人类持久和平的交流资源。

同时,通过扩大社区参与促进该项目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传承,在乡土文化语境中确保该项目的活态传承、代际传承,尊重该遗产项目的实践方式和责任分工,按照传统传承方式收徒授艺,巩固仪式仪轨的传承;加强对王船制作、纸扎、彩绘等相关技艺传承人的支持,鼓励青年人通过参与表演艺术和仪式实践,习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扩大后备人才的遴选范围。

两国还将加强资源普查工作,联合开展对送王船的内容、象征、意义等的调查,进一步对相关社区及其异质性加以确认,促进后续的联合行动;开展数字化建档工作,制定数字化建档方案及采集标准,鼓励相关社区和群体开展自主建档工作,全面记录该遗产项目的存续状况。每两年举办一次区域性学术工作坊,每三年举办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推进仪式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方法论研究。

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向。通过在社区和群体、地方和国家多层面开展活动,提升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社区现有的网站、自媒体平台,弘扬海洋文化知识与技艺,推广优秀保护实践结合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自愿投工投劳、捐资捐物的传统运作模式,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支持方式。

链 接:

闽台送王船

类别:民俗

保护单位: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

闽台送王船是在福建省厦门市沿海村落保留的崇尚“代天巡狩”王爷的一种民间信俗。

“王爷”信仰广泛流传于闽南沿海及台湾渔村,尤其盛于南台湾,与中台湾的妈祖信仰并称,俗曰:“南王爷、中妈祖。”厦门市同安区西柯镇吕厝村华藏庵内向王爷求“药签”信俗在闽南颇有影响。

“王爷”起源之说颇多,以王爷是代表天帝巡按人间善恶大神说为著。供奉王爷之庙多称“代天府”,王爷亦称为“代天巡狩”。

送王船是送瘟祈福的民间信俗仪式活动,清康熙年间《台海使槎录》卷二载:“三年王船,备物建醮。”乾隆《海澄县志》详细记载了己丑年(1769)冬举办的送王船仪式。

各地送王船活动时间不一,大多是三四年举行一次,通过掷筊在固定的农历月份确定某一天举行送王船仪式。制造木或纸王船一艘,请上王爷,载各项生活用品实物,信众簇拥,鼓乐相随,送至海边焚烧。

—— 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