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重庆“十四五”看点:“圈”“通道”“网”
中新网重庆12月25日电 题:(经济观察)重庆“十四五”看点:“圈”“通道”“网”
中新网记者 刘贤
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重庆如何规划“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远的发展?中共重庆市委25日在当地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记者发现有三大看点值得关注。
“圈”: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高层根据当前国内外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重庆如何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件事本身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中共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市委新闻发言人王赋说,对重庆来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是重大机遇、也是战略使命。
《建议》提出,展望2035年,将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王赋解析,重庆将重点从五方面发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是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二是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三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四是深化改革开放,五是创造高品质生活。
《建议》明确,将共建世界级机场群,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建设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组建长江上游港口联盟,统筹布局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西部大健康产业基地等。
“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东盟
中共重庆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刘晓吾介绍,中共重庆市委围绕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出要充分发挥好重庆的通道优势,通过长江黄金水道把西部内陆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紧密连接起来,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把中国西部和东盟紧密连接起来,通过中欧班列等把中国和欧盟等经济体紧密连接起来,更好地融入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十四五”期间,重庆将从三个方面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董建国解读称,一是加速通道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提升通道物流服务效能,三是促进通道和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重庆将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渝新欧)、长江航运的衔接,有效发挥其衔接东南亚地区和中亚及欧洲地区的路桥纽带作用;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海关合作,巩固中国—东盟海关检验检疫合作机制。
董建国表示,接下来,重庆将深化和东盟的经贸合作。一是促进贸易提质增量,包括推动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推动欧洲与东盟国家的优势产品在渝集散、分拨、中转、销售、结算。二是强化通道产业合作,包括发挥重庆与东盟国家产业互补优势,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三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包括加快清除阻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壁垒等。
“网”:基本形成“米”字型高铁网
《建议》在“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部分,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对接,深化以高铁为重点的通道联系”等。
董建国介绍,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对重庆的一个重要定位,是一个总目标。
其六大任务之一是基本形成“米”字型高铁网。总体上将实现“五年全开工、十年全开通”,高效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铁路客运要实现一小时成渝双核直连,也就是成都—重庆、重庆—成都双城直连;3小时毗邻省会互通,比如重庆毗邻的省会城市长沙、武汉等,3小时以内到达;6小时通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 【编辑:郭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