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治12月25日电 (记者 李新锁)“浙江温岭人自嘲是草根、青藤、野狗,其实就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25日,黎城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郭爱君说,两年前赴浙江温岭“跟班学习”一个月,让我们直观看到发展差距,促使我们以发达地区为师,“甘当小学生”,努力改善当地施政土壤。
在深化改革、产业转型的当下,地处山西长治太行山一隅,长期以来被贴上“封闭”“保守”标签的黎城,注重“干部素质”这一决定性因素,制度化选派官员外出学习“看世界”,返乡干事业。
2018年,通过招商引资,湖南长沙中惠旅集团来到黎城开发景区。从湘江之滨来到太行山上,湖南团队在领略太行山水雄奇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尴尬。
“初到黎城县城,我们发现一过正午时间,就很难找到营业饭店;有时,我们从外地返回黎城,想使用网约车也不太方便。”中惠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和商业发达地区努力创造价值相比有很大差距。
上述负责人的感受,可谓黎城发展桎梏的一个缩影。
“一个地方要发展,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对于黎城来讲,则是唯一决定性因素。黎城县委从提升干部综合素质能力入手,在财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打出‘请进来’‘走出去’‘课题化’组合拳,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来黎授课,选派干部外出跟班学习,对标先进发达地区,把外地先进经验和黎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短短几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黎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任江鸿说。
2018年10月,黎城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郭爱君随团赴浙江温岭跟班学习一个月,感受颇深,直言“非常震撼”。
“刚到温岭市委党校,潘校长给我们上课,自嘲温岭人的精神就是草根、青藤、野狗,最大特点是吃苦与胆量。很多温岭人在创业初期都是‘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忆及外出学习,郭爱君说,温岭人的精神品质、温岭的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让我深感震撼,也直观看到了差距。
郭爱君说,温岭以前人多地少,资源缺乏,多年来也未享受倾斜性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凭借政府的开明,人民的聪明,民营经济迅猛发展,营商环境优良完善。截至2017年底,温岭有企业2.5万余家(其中工业企业1.5万余家),规上企业800多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38家,钱江摩托等9家企业成功上市。反观黎城,当时全县共有企业675家(其中工业企业427家),规上企业仅有11家,没有一家上市企业。和温岭相比,我们的营商环境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领域,浙江台州要求办理时限最多30天,温岭市只要28天。我们至少需要3个月。
类似的感慨和触动贯穿郭爱君的整个学期。一个月内,郭爱君和同伴白天听课、参观,到对口单位学习跟班,晚上交流、座谈,“时间排得满满的,身体比较疲乏,但精神上很充实”。
外出学习触动思想,返回岗位更新思维。返回黎城后,面向服务对象,郭爱君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推行承诺践诺活动,“将承诺事项融入岗位职责,为企业、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从“开眼看世界”到“返乡干事业”,从头脑风暴到岗位创新,一批批“黎城郭爱君”悄然改良着当地的施政土壤。
从2017年至今,黎城“请进来”41期培训12000余人次;到河北涉县、江苏邗江、浙江温岭、福建福清等地“走出去”跟班学习4期206人;赴港澳学习2期45人,小分队学习90人,“职业导师制”传帮带157人。
作为追赶者,黎城的改革创新发展面临着诸多新课题。如何解决本领恐慌?黎城推出“课题式三合一”工作法,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引导当地干部按照“课题研究-项目招商-成果落地”三步骤,化被动机械式工作为主动研究性工作,转变执政理念,改进工作作风,让官员成为行家里手,让创新成为一种风气。
“目前,我们累计公示推进各类重点课题71个,课题化推进89类241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工作课题化、课题项目化、项目成果化在全县蔚然成风。”黎城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岳保国说。(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