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0年12月16日是宁夏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100周年纪念日,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组织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科普解读称,中国具有科学意义的地震工作即肇始于此次地震,并在此后的近百年中持续发展。
1920年海原大地震灾情情况。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供图促成中国地震科学正式发展起来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介绍说,1920年12月16日,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造成约27万人遇难,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毁灭性地震,也是中国震级最高、震中烈度最大、灾害最重的地震之一,时称“寰球大震”。
海原大地震发生后4个月,中国当年的北洋政府委派内务、教育、农商3部委的翁文灏、谢家荣、王烈、苏本如、易受楷、杨警吾6人赴灾区考察,他们除实地调查了解地震灾情、考察山崩地裂等现象外,还特别注重地质科学考察,研究地震起源及地壳构造的关系,探讨地震烈度异常区现象、建筑物结构破坏特点等。
这次地震科考,开创中国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观测研究地震的先河,促成地震工作在中国作为一门科学正式发展起来。
在海原地震灾害的触动下,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等人1930年在北京西郊建成鹫峰地震台,这不仅是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座地震台,也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地震台之一,开创了中国地震科学研究的新纪元。
推动中国地震科学事业进入快车道
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国家地震预报行动在海原地震区进行,中国宏观地震预报由此起步。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学家首次发现干盐池至李俊堡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地表破裂带东段,并首次发现干盐池湖泊在地震时向北迁移的这一巨大地壳形变现象,诞生首本科普小册子《谈谈地震》,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地震前兆现象,为后期中国宏观地震预报奠定基础。
上世纪60年代初,地质学家阚荣举等在甘肃景泰地区发现海原大地震破裂带的西段,并认为海原大断裂极震区东自固原硝口,经西吉、海原,西止于甘肃景泰县兴泉堡,全长约220千米。
在甘肃、宁夏开展的海原地震断裂带科考,深化了对地震灾害现场作为地震研究“天然试验场”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地震科学研究。1979年5月,“1920年海原大地震学术讨论会”在银川召开,并于次年9月出版《一九二〇年海原大地震》。此外,“中国活动断裂及古地震讨论会”对海原活动断裂带及其他活动断裂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讨论,推动中国地震科学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1920年海原大地震人员伤亡等灾情情况。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供图1981-1982年,海原活动断裂带的部分专题研究工作开展。1982-1985年,中美地震科技合作研究在海原活动断裂带宁夏段进行,先后发表许多有价值的科学论文,引起世界地球科学家的关注。1988年10月,《海原活动断裂带1:50000地质填图》完成;1990年,《海原活动断裂带》出版。
地震科研探索仍需全社会支持
100年来,海原震后的沧桑巨变留下地震科技工作者艰辛探索地震科学的烙印,地震科学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
海原地震历次科学考察的实践和经验表明,防震减灾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经历多次重大地震灾害的中国地震科技工作者,通过长期自主研发和艰苦攻关,已逐步掌握地震监测核心技术,并在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指出,由于地震孕育发生机理和成灾演化过程极为复杂,尤其是强震和巨大地震,而地下震源的不可入性也限制了更为直接的观测。因此,在海原大地震发生百年后的今天,人类与大震巨灾的博弈仍在进行中,地震科学研究与探索仍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包容。
加快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当前,中国地震部门加强地震科学研究,积极推进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已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地震预测与危险性分析、地震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人工智能地震监测技术对传统方式的替代实验,成功应用于地震速报工作;自主发展主动源探测新技术、多种异常信息提取新方法,为提高地震观测能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通过这些工作,地震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深化对地震灾害的科学认识,有效提升抵御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
下一步,中国地震部门将不断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增强防震减灾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加快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着力将其打造成为集野外观测、数值模拟、科学验证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一体,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地震科学实验场。
通过科学研究,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将产出一批地震孕育发生和地震风险评估相关的科学模型及应用示范,进一步深化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和成灾机理的科学认识,推动防震减灾工作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