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大地震100周年:中国地震科学工作由此肇始 西藏在建工程农民工实名制覆盖率超九成 中国政府网站抽检合格率超90%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网站得分较高 法律专家:9岁孤女成老赖是机械执法 郑州金水法院发《致歉声明》 6位中外院士受聘健康珠海高端智库特聘专家 西安住建局解读楼市新政:能提供认购凭证的按之前政策执行 中方:中俄议定书签署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多家外媒和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中方:将为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创造更多机遇 准备就绪!静待“嫦娥”回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第一时间参与 新华网评:延迟退休这件大事要说透办好 中科院软件所发布迄今全球最大零售场景智能消费数据集 广西一出纳贪污及挪用公款1.69亿元受审 新冠疫情和2020年:科学研究非凡的一年 国家卫健委:“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向全国各省拓展 各级政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地评线】多彩时评:在新时代传承弘扬成昆精神 两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 官方通报今年政府网站检查情况:总体合格率91.8%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原厅长林玉成一审被判10年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水清岸绿 北上长江水已达饮用水标准 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追责问责135人 澳方称会在WTO对中国提起诉讼 中国外交部回应 北斗导航装备与时空信息技术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湖南生态损害赔偿金额最高诉讼案:31名被告人判赔5498万元 高层“斗法”、股价大跌!来听听中芯国际怎么说 个股抱团上涨,白酒股跨年行情已开始?火爆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兴业证券王涵:明年利率债方向将会确定,或有两波机会 三连板泉阳泉:日常经营情况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苹果印度代工厂被砸后续 清点损失远低于此前估计 外资“买爆”的格力遭MSCI剔除 太被看好也有错? “豆制品第一股”祖名股份来了,偿债能力低于同行业水平 仁东控股今日“重回”跌停,游资博弈激烈丨热公司 信通院:5G+金融大有可为,建议龙头企业共同制定应用标准 苹果iPhone明年产量有望增长20% 供应链挑战大 科技巨头回应全球反垄断 苹果Facebook互相指责 全链路:产业互联网的致胜之道 鸿蒙OS向手机开发者开放 华为鸿蒙手机最快明年上半年发布 妙可蓝多连续大涨, 三机构合计卖出2.34亿元 百度股价大涨背后:要讲下场“造车”新故事? B站广告客户增长超200%,2021年将开放直播商业生态 数百美国CEO给拜登的愿望单:避免关税措施,重回多边主义 机构今日买入这8股,卖出每日互动2.16亿元 收盘丨沪指跌0.01%板块跌多涨少,消费股全天强势 疯狂的“石头”,A股第二只千元股诞生之路丨时间线 各地政府网站新指标抽查结果公开,你家乡上榜了吗 美政府“第一批接种”新冠疫苗名单上有谁?拜登称要直播 发改委: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2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中信建投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庄严:券商投行应从“狩猎模式”转变为“养殖模式”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上市公司在经济体系中“基本盘”“顶梁柱”地位日益巩固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海原大地震100周年:中国地震科学工作由此肇始

2020-12-17 09:25:21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0年12月16日是宁夏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100周年纪念日,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组织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科普解读称,中国具有科学意义的地震工作即肇始于此次地震,并在此后的近百年中持续发展。

1920年海原大地震灾情情况。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供图1920年海原大地震灾情情况。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供图

促成中国地震科学正式发展起来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介绍说,1920年12月16日,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造成约27万人遇难,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毁灭性地震,也是中国震级最高、震中烈度最大、灾害最重的地震之一,时称“寰球大震”。

海原大地震发生后4个月,中国当年的北洋政府委派内务、教育、农商3部委的翁文灏、谢家荣、王烈、苏本如、易受楷、杨警吾6人赴灾区考察,他们除实地调查了解地震灾情、考察山崩地裂等现象外,还特别注重地质科学考察,研究地震起源及地壳构造的关系,探讨地震烈度异常区现象、建筑物结构破坏特点等。

这次地震科考,开创中国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观测研究地震的先河,促成地震工作在中国作为一门科学正式发展起来。

在海原地震灾害的触动下,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等人1930年在北京西郊建成鹫峰地震台,这不仅是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座地震台,也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地震台之一,开创了中国地震科学研究的新纪元。

推动中国地震科学事业进入快车道

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国家地震预报行动在海原地震区进行,中国宏观地震预报由此起步。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学家首次发现干盐池至李俊堡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地表破裂带东段,并首次发现干盐池湖泊在地震时向北迁移的这一巨大地壳形变现象,诞生首本科普小册子《谈谈地震》,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地震前兆现象,为后期中国宏观地震预报奠定基础。

上世纪60年代初,地质学家阚荣举等在甘肃景泰地区发现海原大地震破裂带的西段,并认为海原大断裂极震区东自固原硝口,经西吉、海原,西止于甘肃景泰县兴泉堡,全长约220千米。

在甘肃、宁夏开展的海原地震断裂带科考,深化了对地震灾害现场作为地震研究“天然试验场”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地震科学研究。1979年5月,“1920年海原大地震学术讨论会”在银川召开,并于次年9月出版《一九二〇年海原大地震》。此外,“中国活动断裂及古地震讨论会”对海原活动断裂带及其他活动断裂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讨论,推动中国地震科学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1920年海原大地震人员伤亡等灾情情况。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供图1920年海原大地震人员伤亡等灾情情况。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供图

1981-1982年,海原活动断裂带的部分专题研究工作开展。1982-1985年,中美地震科技合作研究在海原活动断裂带宁夏段进行,先后发表许多有价值的科学论文,引起世界地球科学家的关注。1988年10月,《海原活动断裂带1:50000地质填图》完成;1990年,《海原活动断裂带》出版。

地震科研探索仍需全社会支持

100年来,海原震后的沧桑巨变留下地震科技工作者艰辛探索地震科学的烙印,地震科学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

海原地震历次科学考察的实践和经验表明,防震减灾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经历多次重大地震灾害的中国地震科技工作者,通过长期自主研发和艰苦攻关,已逐步掌握地震监测核心技术,并在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指出,由于地震孕育发生机理和成灾演化过程极为复杂,尤其是强震和巨大地震,而地下震源的不可入性也限制了更为直接的观测。因此,在海原大地震发生百年后的今天,人类与大震巨灾的博弈仍在进行中,地震科学研究与探索仍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包容。

加快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当前,中国地震部门加强地震科学研究,积极推进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已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地震预测与危险性分析、地震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人工智能地震监测技术对传统方式的替代实验,成功应用于地震速报工作;自主发展主动源探测新技术、多种异常信息提取新方法,为提高地震观测能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通过这些工作,地震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深化对地震灾害的科学认识,有效提升抵御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

下一步,中国地震部门将不断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增强防震减灾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加快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着力将其打造成为集野外观测、数值模拟、科学验证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一体,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地震科学实验场。

通过科学研究,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将产出一批地震孕育发生和地震风险评估相关的科学模型及应用示范,进一步深化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和成灾机理的科学认识,推动防震减灾工作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