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连丰”背后: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的结果 寒潮蓝色预警:全国多地将迎降温 局地降幅达10℃ “十三五”期间中国防沙治沙1000多万公顷 大湾区宜居建设再“升级” “十三五”之“现代舞”:新发展理念下的成绩单 哈尔滨市副市长王沿民接受审查调查 11个月公诉破坏生态环资犯罪2.2万余人 外交部:中印边境有关事态责任完全在印方 两部门:力争到2022年底实现全面建成无烟学校目标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3例 均为境外输入 药品、耗材采购腐败问题高发:紧盯药品采购 整治医疗乱象 中国援苏丹屠宰厂项目实施协议签字仪式在苏举行 黑龙江绥芬河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 活动轨迹公布 4.28元存折背后 黑龙江一学院领导干部私设“小金库” 冀中能源集团原副总经理李建忠接受审查调查 财鑫闻丨质押全部股权、一路变卖资产、股价已创6年新低!苏宁真缺钱了? 创多项世界之最的连镇高铁五峰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38种大病在西藏得到专项救治 虚假诉讼!最高法开出6300万元“罚单” 海南6家单位加入“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 解宏德:中国残疾人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前所未有 重庆红岩联线创新打造特色思政课 弘扬红岩精神 新华时评:“套餐A”:有温度,有尺度 全国首个“红色文创联盟”在国家博物馆成立 青岛胶州无症状感染者溯源情况公布:属“物传人” 排除社区传播可能 青海省海西州政协副主席孔祥辉接受审查调查 辽宁为政法干警划执法“禁区” (受权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南海海域今年最大规模海上搜救演练举行 华春莹连续两日回应“战狼外交”问题 中国已正式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国家消除疟疾认证 钟东波任北京市卫健委党委书记 30个项目获得海南省科学技术年度大奖 华春莹:美国让世人看到了什么是教科书般的虚伪人权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成效综述 十四五·新开局|和谐之美 第五届“连云港论坛”成功举行 中方回应美再打压华为:戳穿了美方所谓公平竞争的虚伪外衣 检方对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原党组副书记贾小刚等决定逮捕 湖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远城区和市县延伸 党的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中国代表就国际刑事法院涉苏丹问题阐述中方立场 股价连日大涨,国药股份澄清:公司没有疫苗研发生产业务 期货周刊丨黑色系全线上涨 铁矿石期价创新高 300万美元!是同一街区的两倍多 特朗普儿时住宅再次出售丨大事记 国内家电行业芯片市场约500亿元 本土化配套率仅5% 收盘丨沪指跌0.77%板块大面积飘绿,北向资金尾盘大幅流入 证监会回应近期IPO暂缓:并不存在刻意收紧的情况 蒋凡发内部信,阿里电商业务组织架构调整 财长刘昆:要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十七连丰”背后: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的结果

2020-12-12 09:26:53来源:人民日报

“十七连丰”背后(经济新方位)

“稻谷香,粮囤满。”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种粮大户张景会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七星农场的100多万亩水稻颗粒归仓,水稻亩产超过1200斤,站上历史高位。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粮食产量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今年粮食丰收是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的结果,是战胜疫情和洪涝灾害的结果。大国粮仓根基牢,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增长0.6%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稳面积,就稳了粮食供给能力,就稳了粮农的心。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山东省临邑县临邑镇种粮大户张新耀说:“还是要稳面积啊!俺们打庄户的,没有土地,心里不安生,今年俺又流转了一部分土地,为粮食全年丰收打下了基础。”今年全国秋粮种植面积超过12.9亿亩,比上年增加800多万亩。

数据显示,各地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增长0.6%。

千方百计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成为今年粮食生产的突出亮点。全年双季稻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756万亩,增长5.3%。“保大米,是保口粮供应的抓手。”今年,全国早稻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470万亩。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今年,继续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特别是提高籼稻最低收购价,调动了水稻主产区和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双季稻面积恢复。

目前,我国确保水稻面积常年稳定在4.5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占全世界水稻面积的20%,产量多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居世界首位。

——稳面积,就是稳定并不断提升土地综合产出能力。

今年南方洪涝灾害和东北秋收前的台风灾害,考验着土地综合产出能力。

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和高产稳产田,凸显了土地装备水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粮食丰收来之不易。河南省滑县白道口镇西河京村村民黄国兴说:“今年的洪涝灾害让俺很担心,但俺的承包地属于国家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排水有保证,用水有保障,是实打实的高产田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确保建成8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根据规划,到今年年底,全国将建成5683处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380万公顷。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比2014年提高了0.35个等级。

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村民林凡秀说:“俺家有6亩来地并入了高产示范方。小麦亩产超过千斤,比原来翻了一倍还多!”稳定并不断提升土地综合产出能力,政策组合拳频出。今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占东北地区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

中央明确,到2020年要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建成10亿亩。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我国粮食生产方式正发生着根本转变,为粮食丰收增添了不竭动力。藏粮于技,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藏粮于技,有良法,还要有良种。

“以前,谁会想到坐在家里,就能通过手机看到承包田的土壤墒情、肥力?”张景会说。今年春播,他采用机械替代人工,利用轨道车喷药、运苗,不仅节省了人工,还提高了作业效率。

目前,我国各类农机具超过2400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70%。农业科技装备水平的提高,为提高粮食产量夯实了基础。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每亩382公斤,每亩平均产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长0.2%。

袁隆平院士的水稻育种,没有停步。杂交稻、超级稻,单产都是1吨以上,一项又一项水稻品种栽插在大田里。

“吨粮田,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如今,农业科技水平使全国粮食主产区两季粮食累积起来都突破了1吨。”山东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王文涛说。目前,我国农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了60%。

——藏粮于技,要绿色生产,要产得优。

“钢筋水泥不上山,农药化肥不下地。”安徽省舒城县南港镇粮农杨训稳眉头舒展,家里的水田全都种上富硒水稻,品质要求高,销路好。

“深耕进一分,收成多一层!”在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施家村田头,种粮大户张全张罗着土壤改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涵养土地肥力,“我一个家庭农场就流转了4275亩地种粮食,全面推进粮食的绿色生产,多打粮,打好粮。”

潘文博说,粮食的绿色生产取得了重要进展,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在加快推进。目前,我国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多年减少,2019年三大主粮化肥利用率达到39.2%,农药利用率达到39.8%,分别比2015年提高4个和3.2个百分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86%和80%,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约2254万人,其中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确保粮食供应足,供给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说:“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粮农袁怀清是个典型的种粮老把式。他流转了60亩地,田间管理井井有条,今年粮食取得了大丰收。“化肥、种子和劳动力的成本都在涨,农业服务体系让我降了成本,也省了心。”

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余留芬不仅自己种粮,还带领村民一起种粮,二十年如一日。她在村里建成脱毒马铃薯基地2000余亩,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办起了养殖场和酒厂,增加了农民收入,岩博村从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一个富裕村。

孔祥智认为:“没有组织化生产的优势,这是很难想象的。”

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量达到89.3万个,全国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15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达8.6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超6000万户,占全国农业经营户的30%。

作为高素质农民,方智勇和4个返乡的农民工牵头在家乡四川省邻水县办起了种植专业合作社,不断推动规模化经营,托管了粮田7500亩。

在吉林舒兰市溪河镇舒兰站村,90后返乡大学生蔡雪办起的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87公顷,集技术推广、稻米加工销售为一体,形成了一条有机水稻产业链。

规模适度,让小农户和大市场连接在一起。山东省曲阜新区息陬镇北元疃村粮农张佃壮是一个创新型农民,他率领村民建设了600亩土豆规模种植示范基地,让乡亲们富了口袋。

截至目前,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约2254万人,占主体的高素质农民超过1700万人。“十三五”以来,我国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达到500万人,直接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11万人。

从产量看,2020年,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857亿斤和546亿斤,比上年增加25亿斤和21亿斤;秋粮产量9987亿斤,增加67亿斤。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表示,2020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克服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高云才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