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城市“喊渴” 专家呼吁扩大海水淡化规模
本报记者 王延斌
“55个沿海城市中,51个缺水。”
“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我国东部某市的部分地区已经出现海水入侵和地下水污染现象。”
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原所长李琳梅的这席话指向一个残酷现实:沿海城市缺淡水。
李琳梅是在11月29日举办的2020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作上述讲话的。由经济日报社主办、在山东烟台举行的这场高层次研讨会,吸引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为代表的众多专家参与。海洋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他们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沿海城市缺水,这并不是李琳梅一个人的观点。中科院海洋所常务副所长杨红生认为,淡水资源将制约生态、生产、生活。他说:“中国淡水资源量居世界第4,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但人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海岛是国家的海防前线,缺水情况更为严重。李琳梅表示,我国无淡水岛的占比数约91%,12个海岛县有11个重度缺水。
与会专家认为,海水淡化是解决沿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从安全性上讲,海水淡化不受气候、环境的影响,供水稳定、可靠、水质好且自主可控;同时,海水淡化产业链条长,可发展水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又可拓展应用于废水处理、航天、医药等领域。
很多人关注海水淡化,聚焦在其造水成本上。
4年前,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青岛董家口10万吨/日反渗透工程建成通水,其关键技术和设备实现国产化,打破长期以来海水淡化膜技术的国际垄断。按照山东省海洋局对外透露的数据,其吨水总成本约4.25元,这一数据与国际水平持平。
将南水北调与海水淡化比较,李琳梅算了一笔账: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南水北调出厂成本每吨水8.69元、8.52元、6.13元;海水淡化出厂成本是每吨4.5元—8元。相比之下,后者的优势凸显出来。
此外,在引用安全、排海影响、装备腐蚀问题上,她认为,“海水淡化都不存在问题”。
在海水淡化产业上,山东正承担起先行者使命。3个月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将统筹谋划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
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认为,在国家层面上,还有一些瓶颈急需打通,比如“海水淡化暂未纳入水资源配置体系和区域水资源规划”。
李琳梅建议,扩大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同时发展自主装备、打造优势产业,并制定配套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编辑:张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