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27日电(张旭)最近,多地出现了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阳性。11月27日,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孙文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冷链疫情防控,主要是把好四道“关”。
资料图:工作人员进口冻品进行消杀。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供图进口冷链食品频繁“中招”
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多地在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国外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疫情爆发期,各种物体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装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
另外一个方面,各部门、各地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近期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抽检,随着检测频次、频率以及覆盖范围的增加,发现阳性的概率也就增加。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图片来自交通运输部官网冷链疫情防控把好四道“关”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了《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术指南》,孙文剑介绍,冷链疫情防控,主要是把好四道“关”。
一是重点人员关,加强从业人员防护,切实保障冷链物流一线工作人员自身安全。进口冷链食品的运输企业严格做好港口作业人员以及司机、装卸工、船员、引航员等冷链物流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做好人员的健康登记、日常健康监测、安全防护用品配备、定期核酸检测及消毒等相关工作,对高风险岗位人员正确穿脱防护服等进行专业培训。
二是把牢工具关,严格运输工具消毒,坚决防止病毒通过交通运输渠道传播。在冷链物流运输前后,对使用过的运输工具及容器可能接触过的部位进行彻底消毒,比如,人手频繁接触的方向盘、车门把手、移动设备等最有可能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均要定期消毒。
三是强化信息关,落实信息登记制度,为冷链物流疫情防控追溯提供有力的支撑。进一步督促进口冷链食品运输企业严格执行信息登记制度,如实登记装运货物、车船、司乘人员、船员、装卸货及收货人员的信息等等,不得承运无法提供进货来源的进口冷链食品。
四是把好处置关,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坚决切断冷链物流病毒传播途径。进口冷链食品运输企业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方案,对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物一旦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企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切断传播途径、隔离密切接触者等措施,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置。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上海食品冷库、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市场、超市卖场、水产品销售商,以及中央厨房等餐饮单位的排查。上海市场监管局供图冷链防疫打出“组合拳”
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11月9日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进口冷链食品不能提供消毒证明的,一律不能上市销售。海关、交通、卫生、市场监管等各部门“各司其职”。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要加快推进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在继续做好密切接触者等八类人群应检尽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发热病例、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和进口货物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以及医疗机构、农贸市场、冷链食品相关环境等的核酸检测,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
海关总署也表示,目前已与有冷链食品输华贸易的全部109国的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磋商,暂停出现员工聚集性感染企业的产品输华,并将加强风险监测。
从各地来看,天津冷链食品追溯平台自10月30日起已全面上线运行,为确保实现“无追溯数据不得销售”,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电子编码等信息技术,将传统的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纸质追溯管理实现电子化。(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