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直升机飞起来
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国航空医疗救护伤病员1085人。我国每百万人拥有医疗救援直升机不到0.01架,远不能满足百姓救援需求。在日前召开的人民救援频道签约活动现场,闪淳昌等专家呼吁,建立完善的常态化航空医疗救援体系,让救援直升机在我国飞起来。
闪淳昌是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他主持过多起特大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当时还没有应急救援直升机能飞起来,这成为闪淳昌对灾难救援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国的一次大考。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总干事孙卫国介绍,从1月20日到5月18日,全国141家通用航空企业使用1002架航空器执行了378次疫情防控任务,运送各类药品和物资90余吨。通用航空快速、高效、灵活等优势充分显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开辟出一条“急救新通道”。
这条空中“急救通道”,第一次大显神威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年,相当于全国军民直升机总量1/4的上百架直升机,在地震救援期间累计飞行千余架次。2008年,也被业内称为我国“直升机救援发展元年”。
孙卫国表示,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力量为主、民间力量为补充、国家救援与企业救援相结合的模式,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
为加强航空医疗救援体系,2019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国家卫健委两部委联合印发《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始在12个省(市)开展联合试点工作,重点加大对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社会公益特征明显的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
“将院前的医疗急救体系,从传统的陆地逐渐向海上、航空拓展,形成立体救援体系是未来发展趋势。”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副处长王斐说,院前医疗救护和航空救护体系建设是我国医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亚太领航(北京)紧急救援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姚丽萍表示,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的推进,对市场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非常明显。航空救援参与企业越多,飞机越多,就会越快形成“人人可以用、人人用得起”的航空救援服务。
截至2020年8月31日,我国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航企业502家,全行业通用航空器在册数量为2745架。
本报记者 王君平 【编辑:张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