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重申科学无国界精神
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
11月1日,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闭幕。论坛采用线上视频与线下出席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吸引了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分布在四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0位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200余位优秀青年科学家参加。
当今世界面临哪些共性问题,如何集聚全球顶尖科技力量,让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人类?“最强大脑”齐聚上海,带来怎样的科技创新新动能?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规模最大的科学界盛会。
1 科学家有国籍,科学无国界, 任何国家的科学事业都应以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
疫情之下,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还是决定来到上海。在经过14天隔离期后,10月30日,作为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的他在本届论坛开幕式上作了主旨演讲。
“对大多数国家来说,目前国际会议只能推迟或在线上举办,但我们能举办一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论坛,这要归功于中国的抗疫成果和上海市的努力。”罗杰·科恩伯格说。
分布在四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近140位全球顶尖科学家,200余位优秀青年科学家……据大会组委会统计,今年参会的科学家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较大幅度增加。
“坦率地说,我们本来做好了海外科学家都无法到现场参会的准备。但是罗杰·科恩伯格认为,现场参会是他们的分内事,只要有一丝可能性就去争取。最后,各方的共同努力促成了他来华,这确实非常不容易。”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秘书长王侯说。
开幕式上,几乎所有顶尖科学家演讲的关键词都包含“携手合作”。疫情发生以来,各国科学家协力寻求抗疫之道,在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和跨国合作,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大贡献。
紧随开幕式的,是“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主题会议。在疫情肆虐全球、极端气候和环境事件频发、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当下,该主题意义更为凸显。正因如此,仍然奔忙在抗疫一线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欣然应邀发表视频演讲。
“今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为拯救生命付出了巨大努力,很多人甚至为此奉献出他们的生命。我看到各国的同行奋力推进各项病毒检测、疫病的防治、疫苗的研发等等,这都是告慰牺牲者的最好方式。”钟南山说。
钟南山表示,科学家的确是有国籍的,但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他作为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的一员,在这几个月里见证着各国科学家和医疗工作者卓越的工作,也相信任何国家的科学事业,尤其是基础科学的领域,最终都应以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执行理事长裘正义告诉记者,这届论坛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疫情的背景下克服种种困难,跨地域跨时区,把科学家聚合在一端,显示出科学本身的力量和科学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是“科学无国界”精神的有力实践。
2 人为什么要睡觉,纳米技术如何运用到人体……“科学天团”的顶尖思想交锋
人为什么要睡觉?这个问题困扰过不少小朋友,同时也困扰着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迈克尔·罗斯巴什,尽管他本人就是生物钟揭秘者、昼夜节律研究的权威。“我认为这个问题是神经科学的一大挑战,也是非常有趣的问题。落到实地来说,就是如何让睡眠和昼夜节律更加有效。”
以参会科学家开放讨论为最大特色的莫比乌斯论坛贯穿会期3天,满载着100多位顶尖科学家的思想交锋。
生物基因大测序呼唤跨学科合作。2011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负责人哈里斯·李文表示,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高质量基因组序列的数量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对所有生命进行排序,才能完全理解生命的起源,也才能更加明确对地球上的生命而言,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
纳米技术帮助人类变得更强。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伯纳德·费林加希望能够将纳米技术运用到人体上,建造微型的机器,帮助人类拥有更健康的身体。
在不少热门科幻电影里,引力波是跨越时空,传递信息的信使。真实世界里,引力波确实是一位信使,而这样的信使,在宇宙中还有很多。在科学前沿话题讲堂上,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引力波研究先驱巴里·巴里什提出,多信使天文学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将通过不同信使进行信息结合的形式来告知宇宙的发展变化。
黑洞是近年来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人类首张黑洞照片也是学术界的大明星。拍下这张照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负责人、美国天体物理学家谢普德·多尔曼指出,黑洞数据还能够在实验室里被用作极端实验,优化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同时了解黑洞如何向星系中心提供能量,形成人类所看到的壮观景象。
农业与粮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命题。在“共同家园”系列峰会上,数位顶尖科学家通过连线,共话科学力量之于农业生产的无限可能。
2014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雷夫·安德森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的统计数据,区分了不同地理位置、环境中的鲱鱼种群。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彻底改变渔业管理模式,根据种群而非单一的地理纬度来设定鱼类的捕捞配额,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
2008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约翰·皮克特关注食品与农业中的可持续集约化科学,认为可以借助可持续的非季节性干预代替化肥、杀虫剂等的季节性投入,通过破解植物信息素的秘密,以植物自身释放出的化学物质抵御害虫的破坏。
3 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多款新冠疫苗,人类有望在明年年底前打败疫情
在当前形势下,尤其需要开展新冠肺炎药物、疫苗、检测领域的研究合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共性问题,让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
从被烟雾笼罩的金门大桥,融化并燃烧的北极永冻层,大量死亡的博茨瓦纳大象,再到最近的新冠病毒,纳米材料学家、碳纳米管研究领军人物戴宏杰在演讲中通过新闻事实指出气候变化是真实存在的,呼吁科学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疫情期间,戴宏杰参与了新冠肺炎诊断相关项目,其团队开发出一种不需要任何血液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引入“黄金纳米膜”(将纳米结构的金膜涂在载玻片上)的概念,通过信号的放大完成更为精确的检测。“利用这种非常敏感的纳米平台,可以只提取唾液并检测其中的抗体,即使浓度很低也能检测出来。”
本届论坛上,不少内容围绕疫情而来,带来了对抗新冠病毒的最新进展。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球的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多款新冠疫苗,并且找到一批新冠病毒优质中和抗体,人类有望在明年年底前打败疫情。
在“科学前沿与颠覆性技术”论坛上,英国牛津大学副校长查斯·邦德拉在演讲中提到,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制药公司联合,在过去短短几个月中研发新冠疫苗,目前已投入临床测试。这得益于政府机构、高校、企业的通力合作,也是全球联合抗疫的一个缩影。
“我们很惊喜地看到,这个团队在过去6到8个月中取得的成果,原本要花6到8年才能完成,所以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查斯·邦德拉说。
当前,全球进入三期临床的新冠疫苗,都是用来预防的,而感染病毒后的特效药还是空白。2015年阿尔巴尼医学奖得主,单分子酶学、单细胞基因组学开创者谢晓亮带来了一些新冠肺炎治疗的好消息,他的团队利用最新的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已找到一批新冠病毒优质中和抗体。
“这些中和抗体都是B细胞产生的,我们对单个的B细胞进行DNA测序,因为每个B细胞都有特别的序列,所以需要单细胞技术,这是第一次把单细胞技术用到人员的中和抗体的筛选。”谢晓亮介绍。
现阶段,谢晓亮团队正在中国、澳大利亚推进临床试验,一期的健康志愿者试验即将结束,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试验也即将开始。团队表示,目前所有动物实验都证明中和抗体是有效的。
在论坛上,罗杰·科恩伯格以及新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病毒学家哈维·阿尔特等多位顶尖科学家赞扬了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反应,并表示,新冠疫苗预计在明年大规模面向公众使用,届时疫情有望过去。
4 开放包容、互惠共享,共同制定未来科研计划、推进世界科学事业
共襄盛会的同时,顶尖科学家们对未来也充满期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陈赛娟说:“如何把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到临床,为临床服务,希望能在这个场合进行充分交流。”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解剖学家苏国辉认为,我国能有这么大的力度举办此论坛,是为人民的健康未来所作的重要贡献。
正如苏国辉所说,在中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一如既往。
在本届论坛开幕式上,世界顶尖科学家发展基金会成立,将重点聚焦科学交流、青年发展、科研转化、科学教育等4类项目,支持全球科学合作。同时,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内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云启幕”,将集聚全球顶尖国际组织总部、顶尖科学家创新实验室基地,形成具有强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核心区。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秘书长王德宏介绍,社区面向国家重特大需求,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学等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将“最先一公里”优势转化为“最后一公里”的发展动能,融合顶尖科学资源与医院、学校等配套建设,打造符合创新规律的空间载体。
“已经有4个顶尖科学家明确实验室要入驻我们顶尖科学家社区,还有20个顶尖科学家会陆续入驻。我们希望通过引进国际顶尖科学家实验室,把他们实验室建设的经验和科研成果带入中国。”王德宏说。
10月31日,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发出倡议,组建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少年教育联盟。联盟目标是在上海中心提供的全球科学家与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指导下,探索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的途径、提升科学精神的方法、增强探究能力的手段。目前,已有1024所中小学成为联盟实验基地学校。
“任何时代下,敢于挑战创新并传承前人智慧财富的都是青年人。因此,政府和科学界需要慷慨并耐心地鼓励这些真诚热爱基础科学的青年科学家和学生们。”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表示。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里,不只是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还迫切需要解决生物多样性、可持续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难题。全世界人们要以开放和信赖的态度共同协作,即使是非常基础的科学研究,也需要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共同努力。”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文卡·拉马克里希南希望,全世界顶尖科学家可以继续不论年龄聚在一起,共同制定未来科研计划,推进世界科学事业。(本报记者 杨文佳) 【编辑:张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