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0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你教我听”“你说我写”这是传统中小学课堂教育的样子,因“填鸭”“超负荷”以及没有“创造性”而多受诟病。不过,未来,教育将转向项目化学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
上海市教委12日披露了《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将培育100所左右项目化学习实验校,以活动、学科、跨学科项目为载体,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与学方式变革,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据上海市教委方面介绍,项目化学习是以校长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团队,在学校活动、学科和跨学科领域,设计真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和指导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探究,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相关项目成果。项目化学习将培养学生创造性、批判性思,团队沟通与合作等重要的终身学习能力,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和教师专业成长。
据此,上海将整合多领域专业力量,成立项目化学习市级专家组,加强研究、指导和培训,开发项目化学习行动指南,建立线上优质资源库,研制项目化学习评价指标,力争3年内培养100-200位左右“种子教师”。
事实上,早在2015年,上海就成立儿童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启动“指向终身发展的儿童学习基础素养的课程与教学培育研究”项目,其中一项重点研究内容就是项目化学习。先后有32所学校先行开展试点,生成了一批优秀教学案例。
近年来致力探索创造教育的静安区和田路小学校长张军瑾告诉记者,项目化学习与日常在教室里传授式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可使孩子们保有对于真实世界烦人探索热情,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发现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突破方法,让学习变得丰富而精彩、充满乐趣。这位校长举例说,在“快递是怎么到我们手中的”学习项目中,孩子们研究快递员的工作,用数学方法计算快递员如何用最高效率送快递;他们研究快递员一天要送多少单、走多少路程,他们的饮食和休息是怎样进行的。张军瑾说,在学习中,孩子们体察人心、了解职业的特点、探寻生活,试着看待未来。
不断探索研发跨学科“无边界课程”的卢湾中学校长张怡介绍,当下,学校亟需一种指向素养的课程形态和教学模式,让孩子在初中阶段学会跨学科深度学习。“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没有教材、没有考题,可通过多元路径来寻找跨学科项目,比如,来自新闻热点大事件、来自学生困惑与问题、更多的可从课程标准与教材中延伸出项目。”张怡说,学生在“项目”中亲历学科间的深度关联与融合,摆脱知识细节的纠缠,超越碎片化知识,在情境问题中实现知识与生活、社会、世界的联结与迁移,更实现了项目与知识、能力及素养的耦合。
这位校长认为,经孵化研发,传统课程也能转变成跨学科项目,但必须设计好以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为驱动的“项目”。张怡指出,好的驱动性问题用高阶任务替代低阶任务,有时被学生认为“酷”,也会让学生有点“懵”。但依据挑战性和深度学习的原则,指向关键概念与能力,具有较强开放性,学生需从多个学科间的关联进行分析与创造设计。
根据《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学校将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与知识结构,选择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据透露,初中阶段学校将结合跨学科案例分析、探究型课题的开展,加大跨学科项目的实践和研究,建立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钱佩红看来,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指向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项目化学习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需要跳出原先的教育“舒适区”,转换教与学的视角,最大程度给予学生支持;对孩子来说,需要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对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才能够在新情境中得到迁移。
钱佩红希望项目化学习能够给予孩子丰富多元而又有纵深度的课程学习经历,呈现春光万汇、百花齐放的盛景,形成良性循环的学校教育生态。(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