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国黄金周,为何举世关注? 开国少将、原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陈绍昆逝世 12日南海将有台风生成并严重影响海南省 南京有这样一群外国人:向世界传递“和平声音” 人民网评:“人从众”的背后,这些很中国! 民政部: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0版正式发布 三峡集团董事长:打造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硬核”助推脱贫攻坚 全国每天2.5亿人次公交出行,怎样才能做到更安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明晚揭晓,奖项评选有这些“潜规则” 疫情与难民危机共振,欧盟很难? 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落地重庆,支撑金融科技健康发展 集合信托规模持续下滑,9月房地产类信托募集资金环比减少近40% 公告点题丨10月11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大型现代豫剧《驻村第一书记》12日将在我市开演 国家税务总局濮阳市税务局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征收工作的公告 给失能失智特困群体一个温暖的家——河南范县探索贫困残疾人救助新模式 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督办会召开 减贫超5000万:我国即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 丽水警方通报醉汉戏台殴打演员:涉寻衅滋事,已刑拘 山西:小浪底引黄工程实现向涑水河流域生态补水 最新研究:中国早期人类为应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做出重要转变 甘肃培黎职业学院迎首届新生:延续中新“艾黎情” 五峰山长江大桥进入通车倒计时 耿爽:美国在裁军与国际安全领域倒行逆施的十个事实 人大代表建议接种新冠疫苗纳入医保全额报销 医保局答复 农业农村部发布第二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天问一号”这一动作意义重大!4个月后火星见 最高法制定司法解释更好保障船员合法权益 宁夏多部门联合推进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落实 新规划出炉,新能源汽车产业再迎重磅利好 亿欧智库发布《2020年中国非公医疗连锁机构经营研究报告》 关于自动驾驶,我们是否在刻意回避这三大关键问题? 抢食智能家居千亿市场蛋糕,华为、小米、海尔哪家强? 太极股份助力实现北京健康宝数据联通 为疫情防控注入技术的力量 全国热点城市“十一”楼市“续温” 房企抢回款出货意愿强烈 0%!央行下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传递了什么信号?丨火线解读 老字号新玩法,“直播”这个与往年大不同的博览会 首席对策丨李宗光:消费总爆发 经济全面回升可期 国投扶贫基金规模已达347亿,撬动社会资本超2300亿 紫外线杀菌、植物照明需求倍增 LED照明业突围新应用 明起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将调整为0,人民币汇率将受何影响? 精彩视界丨世界首款纯电动劳斯莱斯面世 全球最大霸王龙化石之一拍出1.87亿“天价” 强化海南免税店监管,税务总局严管非离岛免税品 哪些城市领跑各省份房价?有这5个非省会城市“逆袭” 房地产红利消失 大厨电行业如何开启新成长曲线? 人民币飙涨5个月:此刻取消远售风险准备金,逆周期因子会取消吗? 下周关注丨苹果将再举行新品发布会,这些投资机会最靠谱 “大连经验”:如何打赢科学抗疫“加时赛” 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 三菱欧蓝德插混版发布 2019年福建数字经济总量增速居全国第2位 相关产业运营更加便捷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这个中国黄金周,为何举世关注?

1956-10-11 16:02:41来源:玉渊谭天微信公众号

这个中国黄金周,为何举世关注?

国庆假期已经结束。

朋友圈里的热闹劲儿还没散去,我们在朋友圈里看“风景”,而外媒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观察着中国复苏的景象。

谭主注意到,今年外媒对于中国的国庆假期异常关注,仅BBC就在8天内报道了5次,不仅报道集中,而且范围很广。

从英美的国际新闻媒体巨头到瑞士、波兰、韩国的国内媒体,全世界都在用不同的语言关注着同样的话题。

外媒眼中的中国国庆假期是什么样的?

有的看见了井喷的消费需求。

在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报道中,一些机构观察到了黄金周期间,餐馆预订次数和中国家庭旅游的人数都创下了新纪录。

有的看见了涌动的人潮。

《纽约时报》1日的一篇稿件中,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

人们挤在火车车厢里,拥挤在古庙里,做着其他国家的人们仍然梦想不到的事情。

中国出行、旅游、消费的变化都被外媒看在眼里,这两天公布的一项项数据也更有说服力。

13%

53%

62%

这是假期中国内日均航班数、网联平台餐饮业交易金额、投递快递包裹同比增长的数据。

这些“火热”的数据说明中国出行、消费、市场的各项指标都在回暖,甚至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中国在遭受疫情之后能够实现如此迅速的恢复,是让许多外媒“刮目相看”的原因。

外媒眼中看到的大多数是热闹的景象。

在这背后,还有一些更加值得注意的“门道”。

回看国庆假期,有一个关键行业是绕不开的,那就是旅游业。

各方迹象表明,今年黄金周最火热的三个关于旅游的词汇:

国内游

大西北

冷门景点

三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首先是国内游,这是今年中国旅游市场增长的主题。

而这在往年是难以想象的。

文旅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辉表示,从2010年开始,出境旅游增长速度一直是高于国内旅游的。

而到了今年,形势逆转。

至于主要原因,张辉认为还是因为各国疫情形势严峻,人们难以出国。

但去年,英国媒体的一份调查结果表明:即使没有疫情影响,一种趋势也已经在形成。

今年国内游火热的势头,其实在疫情发生之前就已经展露。

在该报所做的消费调查中,安全是选择国内游最重要的因素,46%的受访者提到了这一点。

在考虑安全因素时,国内的旅游显然比路途遥远的出境旅游更给人踏实感。

调查还显示,收入较低的受访者更倾向于把便利和成本作为选择国内旅行的理由,而收入较高的中高收入消费者则认为,出境购物的必要性下降。

对旅行安全的需求,在今年变得更加迫切。

而海南离岛免税等事业的发展,也能满足人们购物的需求。

此时此刻,大家开始重新审视国内游。

这也许是一种“价值再发现”。

这种“价值发现”还体现在目的地。

今年,西北地区成为了新的“爆款”。

以往的数据显示,全国60%以上的旅游市场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多为“周边游”的形式,而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内蒙古一部分在内的西北几个省份的客流主要来自区域外,因此也相对冷门。

今年,需求方向发生变化。

携程发布的旅行报告表明:

今年“大西北”国庆热度暴增475%,其中甘肃热度增长最快,兰州冲上了热门目的地前四名。

拉萨酒店预订量增幅最大,订单量同比暴涨逾6倍。

香格里拉、张掖、敦煌的增速都翻了2倍。

新疆地区航空售票和加油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倍以上。

这也是今年的旅游数据最为亮眼的一部分。

新疆方面给的一份数据显示:双节长假期间,喀纳斯景区已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

对这个数字,喀纳斯景区外宣办主任赵红梅有些惊讶,她在电话里对谭主说:

“有点超过了我的预期。”

人们发现的价值是什么?

文旅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辉认为,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首先还是景观。

“西部地区像新疆、云南,包括甘肃、宁夏这些地区,因为它们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工业化,生态环境、自然条件、整个景观质量相对于东部地区都具有优势的。”

这和近年来中国生态环保方面的措施有很大关系。

在“十三五”规划中看到:

当年,生态文明建设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环境质量指标第一次成为约束性指标。国家对土壤、空气、水和森林覆盖率都有了硬性标准和规定。此后,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大大加强。

中央对于破坏秦岭、祁连山等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事件的查办力度之大也是全国有目共睹的。

2018年,西北五个省级行政区的社科院共同发布了一份《中国西北发展报告》,里面对这些地区近几年的环保行动进行了总结:

“近年来,西北地区不断强化三江源、祁连山、黄土高原、防沙带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及生态敏感脆弱区的保护和生态修复;推进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环青海湖、湟水河、黄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污染防治。”

这些地区听上去是不是很熟悉?

祁连山、环青海湖、伊犁河……都是今年朋友圈中公路旅行壮美风景的定位,都是今年旅游大火的地区。

看完后,谭主想起了一句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谁在推动这种价值发现?

总结下,专家们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路”。

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邹统钎讲的很形象,他提到抖音上点赞量惊人的“318国道”。这条国道终点在西藏的日喀则,以一路上绝美的高原风景著称。

中旅旅行目的地营销专家顿继东分析到:

疫情后,人们在旅游出行产品和出行方式选择上也发生改变。由于人群密度过高,几十人乘一辆大巴车的传统跟团游受到冷落,而一家一团的小团游、定制游、自助游、自驾游、房车游在这次黄金周更受欢迎。

他认为,西北西南地区交通环境及旅游配套设施非常适合小众化的旅游产品和出行新方式。

有了路,就有了可能性。

近年来,西北地区的路网密度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一份2017年的公路行业报告表明,从增速来看,由于近年来西部道路建设的推进,西北人均路网密度以每年接近17%的速度增长,远超其他区域。

除了看的见的路之外,还有一条看不见的“网路”也十分关键。

无论是文旅部的专家,还是旅游从业者以及景区管理人员都频频提到“直播带货”。

无论是路,还是网,都属于基础设施建设范畴。

而这些改变和提升,很大程度都是一项工程带来的:

“脱贫攻坚”

2016年至今,全国有78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基本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贫困地区要发展,首先要提升基础设施水平,随着水、电、路、网的配套,打通了人、物和信息的流通渠道,才能让贫困地区进入经济循环发展的大圈层中。

而数字技术的发展,更是弥补了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

举个简单的例子,地处秦巴山区的甘肃陇南市成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示范市,全市网店、微商等电商经营体数量达到1.4万余家,累计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额200多亿元。

不仅是硬实力的提升,软条件也在改变。

在摆脱贫困的过程中,随着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人员的深入工作,更加难得的是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的变化,以此带动整个西部地区软条件的改善,也至关重要。

而扶贫中的另一项措施也无形中推动了东西部地区的连接。

谭主一位浙江的朋友自驾去青海旅游,他们在盐湖等旅游景点掏出身份证买门票时被告知可以免票进入。

原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浙江对口支援帮扶青海,作为回报,青海的许多景点都对浙江人免费,这样的意外惊喜让很多人加深了对西部地区的印象,提升了西部旅游的“软实力”。

国庆旅游的火爆提升的不仅仅是消费和流通数据,背后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旅游包含了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多个环节,涵盖许多领域。

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光是靠行业本身的循环,就能带动多个规模高于自身的行业发展和联动。

2018年,全球旅游业市场规模达1.8万亿美元,但与之关联的行业的规模远超这个数字。

就说交通环节,涉及铁路、公路运输、机场建设、飞机租赁、乘用车销售等多个细分领域,几乎每一个都是万亿人民币的市场。

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邹统钎认为,

旅游在双循环的发展中起着一个非常关键的先导作用。因为旅游的一个形态是人员的流动,人员流动起来以后引起物的流动。再加上它自己本身全产业链,围绕着它的在6个环节里面的所有供应链都能够被带动。

谭主总结了这一价值发现过程:

保护情况良好,地貌独特的自然环境→政府对道路基础设施等配套的完善,进入地区的难度降低→网络数字手段的推广,产生圈层效应→出现“爆款”旅游目的地→创造超额收入→收入反哺当地各行各业,产生更多新的可能。

  而在这个循环的起点有一个核心要素。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曾经进行过总结:

中国发展到今天,往未来看,应该往全球的“独到性”使劲。

他认为,从商业来看,“独到性”就会带来超额利润,超额利润就会带来超额的投资,能推动更高水平的良性循环。

如果将旅游目的地看作一种产品,盘点此次西北旅游的大热,无一不是其旅游“产品”独特的优势带来的。

景色:不同于东部的草原、戈壁、荒漠、盐湖

传播:在新生的短视频平台、社交电商平台上大火

人文:远殊中土的风土人情、西部与东部新的情感认同

旅游业的变化,反映的是一种来自供给侧的变化。

各行各业都开始出现更新的、更高水平的国产商品和服务,响应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也让谭主联想到总书记在5月23日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的重要论断。

总书记当时指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这个循环要畅通起来,就必须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

“特别是供给体系和国内需求要更加适配。”

5月以来,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于“大循环”的阐释在不断深入细化。

7月,强调了“大循环”与“双循环”的内在逻辑关系。

8月,对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提出极具针对性的具体要求。

9月,在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了新发展格局的思想。

从中央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正在发生。

国庆假期的火爆旅游是疫情之后一次生动的实践。

我们看到抖音上闪耀的大唐不夜城、青海湖环线的公路旅行、小红书博主推荐的汉服、武汉的电音节。

新的,更好的服务和产品适配的结果不止于此。

看看企业服务的钉钉、医疗服务的丁香园、电动汽车的蔚来、食品饮料的元气森林、玩具的泡泡玛特,国产品牌正在占领C位。

这些品牌依托新兴的社交电商、短视频平台迅速传播,改变着人们对中国制造和服务的固有印象……

变化,就在你我身边发生。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