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举办 两岸融合发展走向深入 中国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 可用于应急管理业务 在中国,2780万人的生活被按下了静音键…… 以“五指攥拳”之势司法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117名烈士“回家”——中韩交接第七批志愿军烈士遗骸 内蒙古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 中国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在长沙下线 一箭双星!我国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1组卫星 荒漠化防治成中国“绿色名片” 国庆长假乘飞机出行,大闸蟹、水银体温计等不能随身携带 中韩交接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横断山少儿求学路:从头顶冰花到跨街而至 中国驻巴西使领馆举办国庆71周年线上招待会及音乐会 每人10000元!武汉大学兑现承诺! 祖国那么大,我们都想去看看!八天八线,坐着高铁看中国 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布 上交所:从严监管“蹭热点”和滥用自愿信息披露等行为 年内101家新三板企业“赴A”成功过会 占全部已过会公司达28.53% 让土地出让收益更多用之于农 老楼房加装电梯好事为何成难题?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35年生产总值目标1万亿元 小鹏汽车北京车展公布多项服务计划,探索未来出行新可能 聚焦企业成长性,中关村科技租赁助力商业航天发展 ZERO concept首发亮相,领克踏上智能纯电新征程 携手科大讯飞、高德地图,沃尔沃发布首款纯电汽车 投资超10亿欧元,博世加码三大领域技术创新 第八代高尔夫、途观X开启预售,大众加快产品更新速度 科亚医疗研发部总裁曹坤琳确认参加5th CHS 天府健谈 继华为之后,中芯国际也被拉入美国“黑名单”? 3至4亿美金!前身为伊利旗下的优然牧业拟募资后赴港上市 数字化与电动化齐发,宝马转型认真了? 专访丨场景实验室吴声:进化是我们这代人的宿命 长安汽车进行“第三次创业”,重仓科技转型 美的拟拆分子公司美智光电,赴创业板上市 全国首条!“超级电容+钛酸锂电池”有轨电车在粤完工 浙大牵手蚂蚁共建金融科技研究中心 强联智创®创始人兼董事长秦岚确认参加5th CHS 天府健谈 首款插混车型亮相,BEIJING汽车2025年后实现全面电动化 自媒体造谣、恶意营销?网信办处置超500万个账号 武汉市民假期错峰出游:把最美风景留给外地游客 大众电影百花奖揭晓,黄晓明、周冬雨分获最佳男、女主角 转发!帮三位志愿军烈士寻找亲人:马世贤、林水实、丁祖喜 大事件!富时罗素宣布纳入中国国债 超1000亿美金要来 臭氧:“地球保护伞”还是“隐形反派” 王毅:秉持团结互助精神,通过南南合作助力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 工作有矛盾打下属 个别干部为何管不住自己的手? 王毅:秉持“发展优先”理念,“不让任何人掉队” 外交部:奉劝美方立即停止诬蔑中国驻美外交领事机构及其人员 荣光永存!今年以来已有28位两院院士永远离开我们 校园安全要万无一失 “一键报警”装置快速反应 假日游客集中出游风险增 这些安全提示请收好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举办 两岸融合发展走向深入

2020-09-27 12:26:54来源:人民日报

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举办

两岸融合发展走向深入(两岸脉动)

跨海来相会,共叙两岸情。9月19日,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开幕。精心设计的青年交流、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四大板块,46场活动聚焦热点、突出融合;包括近2000名台湾同胞在内的两岸各界代表出席,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突破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纵观本届海峡论坛,“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的鲜明定位不变,充分彰显两岸民众真诚强烈的交流意愿。

风雨无阻,“两岸关系发展的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

作为两岸民众共同参与的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广泛的两岸民间交流盛会,今年的海峡论坛备受关注。

“两岸关系发展的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9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论坛大会上发表视频致辞,真挚内容引发热烈反响。汪洋表示,今年虽然有新冠肺炎疫情和岛内人为阻挠的不利影响,但论坛仍然隆重举行,大批台胞赴会,充分证明两岸民众交流意愿真诚强烈,任何势力无法阻挡。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纵观本届海峡论坛,“交流”成为两岸各界代表口中的高频词。

“唯有透过融合发展,两岸同胞才能走近走亲,实现心灵契合。”在论坛大会两岸嘉宾代表发言环节,上海复旦大学台籍教授卢丽安说,“登陆”23年来,她见证了大陆高等教育的整体提速发展。

“隔海相望是现在,无限可能在未来。”论坛大会上,来自台湾花莲的少数民族歌手杨品骅分享自己的感受。四年前,他在北京的胡同里开办了一家台湾少数民族音乐餐厅,“我们在店里实现两岸民族融合。”

“这里有很多好朋友,他们都值得我留下来。”海峡青年论坛上,台湾代表薛颖穜登台分享。作为一名在武汉从事影视创作的台湾青年,疫情防控期间他选择留在武汉,用手中镜头记录战疫时光。

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严峻形势,两岸贸易额仍保持两位数增长;近年来大陆连续推出一系列惠台利民措施,越来越多台湾同胞选择来大陆学习、就业、创业和生活……事实表明,两岸扩大民间交流、促进融合发展,既是大义,更具大利,没有理由不走得更近更好。

“今年的海峡论坛能在疫情等因素下如期举行,充分彰显了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探索融合发展的主流民意,这种合作一定不能断,不能停,更不能少。”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陈玉树说。

“两岸的心一定要越来越近。任何的险阻,任何的困难,都不能终止我们向彼此走近的脚步。”台湾资深媒体人黄智贤的一席话,道出两岸同胞心声。

以云为媒,开启交流合作新方式

作为论坛重要活动之一,第十二届海峡论坛海峡影视季晚会如约而至。与往届现场直播不同,本届海峡影视季首次采用“云”录制的方式呈现,福州、厦门、台北三地连线,共同演绎两岸一家亲的云端光影。

晚会中,两岸影视人线上“同台”;台湾音乐人与大陆歌唱家隔空对唱……纵使云端相会,仍难阻两岸同胞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

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保障两岸同胞合作交流?“本届论坛46场活动中,线下活动8场,线上活动4场,线上线下结合活动34场。”福建省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钟志刚介绍,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突破疫情影响,成为本届海峡论坛一大亮点。

“云交流”频频,进一步拓展了论坛活动参与面,让本届论坛碰撞出崭新火花——

海峡青年论坛除设置厦门主会场外,网络同步连线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台北等6个分会场。全国青联副主席徐晓、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理事长黄荣护、台湾创新创业总会会长杨立昌、台湾时事评论员邱毅等通过网络连线互动。

“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研学营开启线上交流系列活动,通过直播研学、视频成果展等方式,为疫情下的两岸研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吸引两岸同胞云端传情。

“云交流”创新的不只是方式,更有内容。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把握发展浪潮、共享“云红利”,亦成为论坛热词——

海峡青年论坛上,台湾青年朱慧宁分享创业经历。2016年,她嗅到网络直播的风口来到大陆创业,如今公司旗下已签约2000多名主播,“大陆很大,台湾青年人要把握机会,勇敢融入其中。”

两岸青少年新媒体“辨”论坛中,两岸青年针对新媒体热点话题,说我所思、论我所感。活动现场还展示了新媒体的最新技术成果,与会嘉宾近距离感受“未来生活”新样貌。

通过“云辩论”“在线知识竞赛”“云上创意PK”等形式为两岸青年提供交流和展示才华的舞台;通过“云招聘”“带货直播”等途径帮助服务台胞台商就业创业、复工复产;通过“云祭祀”“云端晚会展演”“云展览”等方式为传统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以云为媒,两岸交流已迈入崭新“云时代”。

本届海峡论坛新意频现

纵览本届海峡论坛,新意不少。

“新”,是内容创新的青春——作为今年论坛新增项目,海峡论坛首届两岸文创IP大赛以海峡论坛的“海”字为题,征集口号、吉祥物及相关衍生文创产品,吸引两岸254件作品参赛。不仅比拼创意,活动还邀请了两岸文创人士、参赛选手代表、专家学者等进行圆桌会谈,就两岸文创新机遇、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如何走向新融合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

搜集“海的故事”、倾听“海的声音”,论坛新玩法赢得台湾设计师曾于庭点赞,“希望用文创的方式,在两岸民间建构起一座通往理解、良善、信任、和谐的桥梁。”

“新”,是紧扣热点的及时——9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研究员吴尊友通过视频方式参与了2020海峡科技专家论坛,发表题为《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与防控策略》的主旨报告,传递了他的最新研判。

聚焦热点,今年海峡论坛精选议题,在持续关注服务青年群体、携手弘扬中华文化、助推两岸经济合作、推动两岸应通尽通的同时,新增卫生防疫、有序复工复产等议题,融入两岸同胞携手抗疫、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感人故事。

“新”,是交流合作的拓展——“两岸交流更多元了!”9月18日,参加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的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奕廷欣喜发现新变化。当天,两岸同胞共拜妈祖后,增加了台资企业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台资板授牌鸣锣、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推介、对台合作云招商项目线上签约等的经贸合作环节。

种种新意之中,折射的是两岸民众从交流到融合不断走向深入。从文化交流到经济合作,从民间信俗到基层治理,海峡论坛不断拓展新的交流领域和平台,对沟通两岸同胞情感、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体现了强大而深厚的两岸民意基础。

两岸融合发展之中,福建发挥独特优势,努力建设两岸往来最便捷、合作最紧密、政策最开放、服务最贴心、交流最活跃、情感最融洽的“第一家园”。数据显示,2019年福建省新批台资项目1382个,全省台企数量同比增长18.7%;体制机制也在不断创新,两岸首家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金圆统一证券获批设立,台企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政策、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颁证工作扩至福建全省,82家金融机构开通台湾地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本报记者 钟自炜 程 龙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