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胜于雄辩 公道自在人心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十五次会议期间涉疆边会侧记
“真实的新疆真美好!”中方近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十五次会议期间举办三场有关新疆的视频边会,众多外国参会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谎言遮盖不了真相,就像乌云遮挡不了太阳。与会专家围绕“反恐、去极端化与人权保障”“扶贫脱困与人权保障”“中国新疆人口发展与人权保障”三个主题,用扎实的调查、详实的数据、生动的图片还原真相,将天山南北人权发展的真实面貌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有力驳斥了个别西方国家有关新疆的谬论。
“55岁的吐孙·艾比布拉是新疆阿克陶县巴仁乡巴仁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阿依帕尔·艾斯卡尔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他在发言中讲述了吐孙的脱贫故事。“过去吐孙只种植玉米和小麦等传统作物,后来村委会引进了种植技术,引导农民种植大蒜、甜高粱和小米,还帮助联系订单以解决销路问题。如今吐孙家平均每亩地收入比以前多出了1800元,两个儿子参加技能培训并拿到证书,工作也有了着落,分别进入了村施工队和烤馕合作社。”
吐孙的脱贫之路是新疆全区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祖力亚提·司马义在解码新疆脱贫攻坚成功经验时,总结出“五个坚持”: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坚持产业扶贫,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就业扶贫行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教育脱贫行动,推动教育稳步发展;坚持以兜底保障助力脱贫攻坚。
新疆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富强正在新疆和田县朗如乡朗如村参与扶贫工作,承担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第三方评估任务。他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如今的新疆村村通路,每个村都有标准幼儿园、卫生室、活动场所。我所在单位的帮扶点朗如乡10个村路面基本硬化到了村民家门口,牧民下山原来要步行两天,现在缩短到4小时的车程,山里还架设了移动信号塔,保障了高海拔山区牧民的通信。”
“长期以来,美西方一些国家大肆炒作所谓新疆人权问题,采取双重标准,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治疆政策大肆攻击和抹黑,充斥着谬误和谎言。”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指出,“对于这种赤裸裸的污蔑,我们相信事实胜于雄辩,公道自在人心!”
针对一些国家和所谓“学者”对新疆外出务工人员生活工作状况的抹黑,今年4月至9月,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永和在国内多地走访调研,他在边会上公布了调研结果:新疆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务工实属自主自愿、来去自由,中国推进脱贫攻坚,鼓励新疆籍人员外出务工,都是在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分。
针对个别反华分子在新疆人口问题上编造的谎言,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院长孟庆涛从法律层面予以驳斥。他说,新疆依法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力保障各族人民各项人权,促进了新疆地区人口长期均衡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和2018年的数据,新疆人口死亡率从20.82‰下降到4‰—5‰;2010年至2018年间,新疆维吾尔族人口增加了254万,增幅达25%,高于全疆的人口增幅……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夏迪娅·伊布拉音列举多项数据,印证了新疆人口政策符合新疆社会发展实际、新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已成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重要保障的事实。
在国际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中国新疆反恐、去极端化取得阶段性胜利,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中外与会者积极探索背后的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许建英表示,新疆近年来开展了标本兼治的反恐和去极端化工作,依据国家法律制定具体的法规,开展广泛的反恐动员,提升内地对口援疆力度,实施精准扶贫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王江呼吁加强国际反恐合作。他说,新疆作为中国反恐怖主义的主战场,不仅维护了社会稳定,还为国际反恐斗争作出了贡献。
“反恐是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不应出现双重标准和政治化。”这是与会中外人士达成的共识。
缅甸警察总署素汶登上校表示,恐怖主义经常利用种族主义口号挑起事端,唯有安全、和平、发展的环境才能保证各民族和谐相处。
边会由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来自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及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参会。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方莹馨 本报布鲁塞尔9月25日电)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