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新一轮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开启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阔别8个月之后,全国高校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如今,当00后全面“占领”大学校园,当多元的网络文化冲击着新一代年轻人,不少地方教育系统、高校等都开始新一轮的思政课改革创新。
今年寒假,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学生们返乡过年、生活学习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恰恰给学生们接受思政教育打开了一个独特的窗口。
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周坚表示,学校及时要求学生以“大国抗疫”为主题开展寒假社会观察,取得很好的成效。
“6月23日,学校组织了社会观察线上分享会,包括参加了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的钟正统同学和其他身居抗疫一线的学生代表,面向全校师生分享了他们的社会观察思考。通过身边大量鲜活事例,学生们普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及西方的制度缺陷有了切肤认知,‘四个自信’进一步增强,真正实现了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周坚说。
兰州大学则及时邀请援鄂医疗队一线医护人员录制“我与思政课”抗疫视频,组织开展“抗‘疫’中的思政大课——2020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系列专题教学”, “同上一堂战‘疫’思政课”甘肃专场,累计观看直播的人数超过5万人次,以“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形式、“人物-故事双向深入”的内容、“精神-行动双面弘扬”的主题,讲述中国抗疫故事、展现中国抗疫精神。
如今,不少高校探索思政课的创新教学模式,为的是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可以“入脑入心”。
周坚介绍道,学校探索构建“一轴三联动”思政课课堂内外教学考核联动机制,即: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为主轴,增强获得感和满意度;通过课堂学习与社会观察联动教学,强化入脑入心;通过课内考核与课外日常行为考核联动评价,促进知行合一;通过思政课教师队伍与学工队伍联动育人,构建协同思政。
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校借鉴先进教学经验,组建教学研究团队,开展集体攻关,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总体教学模式。其中,课堂教学是主导,设置“导读——导图——导论”“三导”环节;网络教学是辅助,设置“微课——微评——微试”“三微”模块;实践教学是依托,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体系。通过这一教学模式,打造具有行业特色、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思政课堂。
如今,不少高校结合自身历史传承和学校特点进行了不同的思政课程探索,让同学们深受触动。
83岁的曹连莆教授是石河子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屯垦戍边杰出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放弃内地优厚待遇,坚守边疆育种育人,退休后被学校返聘、“超期服役”11年的奉献精神使学生深受感动,如今他经常在学校里的“兵团精神育人-名师思政导航课”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该校食品20182班学生盛华洋感慨地说:“曹老师在兵团教科战线上拼搏了近50年,这么优秀的教授给我们上课,没有一丝自傲,非常平易近人。不说别的,这种在新疆坚持教书与参与科研工作的精神,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当战士们接到最后的指令出发的那一刻,我自己好像也变成了其中的一分子,感受到了来自党、来自国家和人民的召唤。我觉得,兵团精神一直深埋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实现新时代的青春梦想。”在这门课中观看完兵团题材电影《这个冬天不太冷》后,2018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刘汇伟这样说。
好的思政课,离不开老师的支撑。
针对民办高校思政教师缺乏的难题,河北省教育系统着重以“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结对帮扶”为突破口,探索出了“校校联通、管理联动、教师联结、课程联建、责任联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对帮扶“五联”新模式,使全省优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共建共享,教学效果和水平取得“双提升”。
此外,北京推动设立党委思政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完善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体制。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元采取“不严格限定每年招聘指标,符合一个审批一个”等非常举措,实现了教师数量3年增长130%,在北京高校中率先完成思政课教师配备要求。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党委书记赵长禄、校长张军带头担任本科生德育导师,深入学生课堂和班级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发展诉求。
为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不少高校也是“诚意满满”。
在江西师范大学,学校提高思政课教师人才引进待遇,同等条件下优先引进思政课教学所需人才。选拔本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在读博士研究生,列入思政课师资储备计划,在完成规定教学科研任务基础上每人每月发放2000元津贴。
在中山大学,学校明确学院“百人计划”人才、助理教授、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等各类人才引进目标和任务,建设思政课教师“人才蓄水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