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8月18日电 (郑莹莹)“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就做过‘运-10’,这个飞机曾7次飞到拉萨,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第一个(大型)飞机,驾驶舱当时是5个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说。2020上海科普大讲坛“未来科学+”暑期科学营18日在上海科技馆开营,现场,吴光辉为青少年们讲述大飞机的前世今生。
讲座中,吴光辉以“大飞机的发展历程”为题,围绕国产大飞机的研制、飞机的趣味科普等方面,为青少年讲述凝练版的“航空一课”。
吴光辉说,中国的大飞机(研制)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路,(上世纪)70年代研制了“运-10”,但由于各种原因停止了。
而今,中国商飞民机研制分三步走,有70座到100座的支线飞机、150座到180座的窄体客机以及250座到350座的宽体客机,其中CR929远程宽体客机由中俄联合研制。
吴光辉告诉青少年们,ARJ21支线客机已交付,前不久其运营载客量刚突破100万人次,目前已交付33架飞机,执飞中国国内59余条航线,覆盖56座城市;另外ARJ21支线客机也飞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而对于2017年5月5日首飞的国产大飞机C919,吴光辉介绍,现在已经有6架飞机在各地试飞,做各类试验,飞得还不错。
大飞机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吴光辉现场寄语青少年,希望他们长大了后能成为科学家、成为飞行员,能参与到大飞机的事业中来。
据悉,在2020上海科普大讲坛“未来科学+”暑期科学营中,有50位来自上海的营员,将参加为期5天的科学营活动。在这期间,营员们将在专家讲座、互动讨论、科普影视、科学实验、文物修复、成果展示等活动中感受科学的奇妙与乐趣,在科学大咖与专业导师的引导下体验科研创新的魅力。
本次科学营的讲座主题包括航空航天、天体物理、古生物学和博物馆教育,活动类型包括计算机编程、科学实验、设计制作、文物修复等,把大科学家面对面的讲座交流和注重科学探究、人文关怀的活动体验相结合。
青少年正处于科学启蒙的关键时期,活动方希望通过多学科多形式的内容设计,鼓励青少年们在接受前沿科技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同,激发他们未来探索科学、思考问题、发现未知的勇气与能力。
另外,上海科技馆方面介绍,在仍存在疫情风险的特殊时期,本次科学营把好疫情防控的每一道关卡,从开营前14天的健康码报备,到防疫物资的采购准备,再到正式活动期间的体温检测,科学营制定了细致的防疫方案。(完) 【编辑: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