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庄滨滨 上海报道
他们是一群山东人,各种机缘让他们与浦东相遇,于是,便有了他们与浦东的美丽故事。30年来,这座城市以其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助推他们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梦想;他们的艰辛探索和默默奉献也助推成就了这座城市的传奇。时值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海报新闻上海新闻中心推出“30位在沪山东人看浦东开发开放30年”系列访谈,试图通过山东人的独特视角展现浦东30年的非凡成就,同时通过30位在沪山东人平凡而生动的故事展示鲁沪之间说不尽道不完的密切关联。
这些拥有不同经历,来自不同行业的在沪山东人,回首与浦东的各种过往,让他们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呢?请听海报新闻上海新闻中心记者为您提供的30位在沪山东人与浦东的故事吧……
左大江:山东临沂人,1998年来上海,现为鼎俊集团董事长。
记者:左总,从沂蒙老区,到黄浦江畔,您为何选择来上海打拼?22年前的浦东是什么样的?
左大江:刚来上海那年我16岁,由于父亲生意受挫,家境贫寒,想着来上海闯荡一下。当时,带着家里卖粮食和东拼西凑借来的500元钱,独自坐大巴来到上海,希望能从这里摆脱贫困,找到一条生路。
那时候的浦东到处是农田和菜地,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高楼林立,但当时的浦东依然热闹非凡,路边随处可见小摊贩,很多外地人在这里创业打拼。可以说,浦东为我们这些创业者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在这里,只要你努力,就有机会成功。
记者:到上海以后,你都干过什么工作,你是如何实现从卖苦力到卖信息,一步步扎根浦东三林,把自己的商业格局一步步做大的?
左大江:刚到上海的时候,我租了一个弄堂里十多平米的房间,买完日用品,就只剩下120元。当时很多临沂老乡在上海卖菜,揣着120元钱,我就去批了200多斤蔬菜,准备拉到浦东卖菜。
由于没有经验,第一次批菜卖就赔了钱。慢慢步入正轨后,自己逐渐有了转型的想法,此后陆续开过奶茶店、话吧、烧烤店、跑过运输,赚到第一桶金。在搞蔬菜运输时,我开始意识到搞运输,赚的就是信息钱。
此后,靠着诚信经营和山东人的好口碑,生意越做越大,还建了自己的农副产品市场。2016年年底,我注册成立上海鼎俊食品有限公司,陆续承包经营了上海所有家得利超市,成立了上海山东兰陵农副产品商会,形成了从产地到市场的蔬菜产销一条龙服务,为上海市民提供优质廉价蔬菜。
在浦东新区三林镇建设新型农贸市场的号召下,2019年我在浦东新区上南路投资新建“鼎俊鲜”灵杨农贸市场,这是上海首家智慧市场,可以实现食品全流程追溯。市场建设过程中,三林镇政府派专人服务,为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
现在,在上海有20多万兰陵人从事蔬菜生意,上海70%的蔬菜由兰陵人营销。我们的目标就是提升兰陵蔬菜的品牌形象,增加蔬菜附加值,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
记者:在浦东创业20多年,你对这座城市有着什么特殊的感情?在你印象里,浦东发展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事件或者节点?
左大江:上海是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城市,这是一个不用看关系和出身,只要你足够努力和勤奋,就能赢得一份有尊严的生活的城市。
浦东发展给我留下最深刻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世博会的举办,整个上海特别是浦东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还记得,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位于后滩地区与世博地区的交汇区,在这片区间里面,沿着黄浦江,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是:前滩地区、后滩地区、世博文化公园、世博地区,每一个地区都是浦东建设的重点,也是上海市黄浦江沿岸综合利用的重点。过去,城市代表着工厂、基础设施、就业机会;而现在,城市已经与人类、环境融合为一体,是人们实体上的家园,真正感受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记者:在浦东生活的20多年里,有没有真正融入上海人的生活?山东人在上海创业,你觉得什么最重要?
左大江: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人生的青春期在上海度过,现在已经离不开这座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城市,完全融入了城市飞速发展的脚步。
山东人在上海创业应秉承“诚信经营、德行天下”的思想,以人为本,以诚为本,诚信经营。作为民生企业代表,我们始终践行“与民共生” 的理念,把优质的农产品带给市民的同时,帮助产地农民脱贫致富。“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我相信,在上海市领导、区镇领导及山东和各界领导的支持和带领下,我们脚踏实地,干在实处,努力拼搏,发扬新时代“沂蒙精神”,必将实现目标。
记者: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您在上海这些年对浦东感触最深的地方,您准备说什么?
左大江:感谢上海给我们这些外地人提供公平的创业机会和发展平台,带着这份感恩我会继续做大做强,回报上海,回馈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