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2019年人均GDP达17.3万元,而同期全国人均GDP为7.08万元。
——15万常住居民的新区,有3所3甲医院。
——一共76个小区,却配套了30多所学校。每个小区都对应一所幼儿园、小学、初中,由于教育质量都比较高,家长几乎不用为择校烦恼,而辖区高中的一本率常年稳定在99%。
——当地人说,从每一个小区门口出发,300米之内就能步入精心打理的绿化带,500米之内就能置身五彩花海的大公园。三季有花、四季有绿,水在城中,城在草原上。
入夜,全景LED灯光在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的外墙上绘制出流光溢彩的图像。站在康巴什中轴线上张望过的人,恐怕都很难接受这里曾被叫做“鬼城鄂尔多斯”。
这个误读来源于多年前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报道。实际上,当时美国记者只看到了还在修建中的康巴什新区,就写下了《中国鄂尔多斯:一座现代鬼城》。
这位记者离开后,康巴什区顺利建成并成为鄂尔多斯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10年前的超前规划,正是如今草原新城的舒展大气、绿色宜居。当地人还告诉记者,目前康巴什新房、二手房统统一房难求,即将开盘的小区均价9000元左右,得密切关注才能抢到。
(康巴什中轴线,四周的建筑是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博物馆和图书馆。)
(这是鄂尔多斯的CBD。音乐喷泉在晚上开放,成为居民们夜晚的休闲娱乐场所。李臻昊摄影)
经常被提起,很少被了解。鄂尔多斯,一个草原上的“非著名”城市,为何能交出全面小康社会的高分答卷?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们,过的究竟是怎样的生活?
(1)不愿躺在资源上吃饭,经济大市走稳创新步伐
驶过一座纯白的斜拉钢架大桥,就能从康巴什的现代穿越到辽阔草原。
鄂尔多斯下辖两个区、七个旗,除了康巴什新区,还有东胜区和伊金霍洛旗、鄂托克旗等,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8万,其中蒙古族21万。那悠闲四散的牛马羊,车来车往的蒙古包仿佛在提醒,这是一片与草原一起呼吸、一样繁茂的土地。
土地里有鄂尔多斯发展的底气: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1/3、世界的1/4,是中国绒城、世界绒都;煤炭探明储量超过2113亿吨,占全国的1/6;粘土、高岭土、铝矾土等一系列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品味较高,极具开采价值;天然气探明储量超过4.9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煤层气储量约5万亿立方米,页岩气储量10万亿立方米以上。
依靠这些天赋资源,鄂尔多斯已经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但鄂尔多斯坚决跳出了靠天吃饭的“舒适区”,也获得了抵御市场起伏的缓冲区。
创立于1979年的鄂尔多斯集团,一手打造的“鄂尔多斯”品牌一度是羊绒的代名词。然而,集团意识到羊绒产业原料有限,竞争激烈,要想做大做强,必须依托资源优势,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今,鄂尔多斯集团的核心产业已形成“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的循环产业链条,实现了多元化经营。鄂尔多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白二云告诉记者,今年羊绒外贸订单下滑,但集团内部其他版块效益好,所以集团的现金流整体依然良好。
白色的羊绒黑色的煤。鄂尔多斯多年保持全国地级市煤炭产量第一。但是,荣誉背后,煤炭价格频繁起伏,周期性明显,挖煤卖煤的思路必须要换,才能在黑色的煤炭产业链上发掘出金子。
2007年,集煤炭、煤化工产品和电力生产为一体的特大型煤炭深加工现代化企业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落户在鄂尔多斯。公司下设煤炭分公司和化工分公司,设计煤炭总生产能力2500万吨/年,化工总生产能力为360万吨/年甲醇(中间产品)和137万吨/年聚乙烯、聚丙烯塑料产品;热电系统设有6台高压煤粉锅炉,产汽2690吨/小时,配有总量为300MW的发电机组。2019年,中天合创产煤1,537.79万吨、甲醇423.4万吨、烯烃137.53万吨,实现产值115.35亿元,利润19.35亿元。
(世界级大型煤炭-化工联合项目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全景。)
草原上灼热耀眼的阳光,也为鄂尔多斯经济聚焦出一片全新的舞台。在库布其沙漠中段、昭君镇柴磴嘎查,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一期50万千瓦建设项目已建成,二期预计今年9月建成并网。这是内蒙古唯一的国家第三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总规模200万千瓦,占地10万亩,建成后年发电量达40亿度,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同时可有效防沙治沙20万亩,年减排二氧化碳320万吨、粉尘70万吨。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
作为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鄂尔多斯还引进建设了奇瑞汽车、京东方源盛光电等装备制造项目,中国联通、云泰互联等云计算大数据项目,新奥石墨烯、易高碳材料等新材料项目,全市年产乘用汽车10万辆、新能源汽车1.2万辆、手机显示屏6500万片、高端日用陶瓷9800万件,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器装机能力突破30万台。草原上,还有335家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推动鄂尔多斯经济扬眉吐气,在201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05亿元,位列全国地级市第56位,经济发展跑出稳稳的上扬线。
(2)用“鄂尔多斯蓝”,映衬一座活生生、水灵灵的花城、绿城、生态城
虽然产业以重工业为主,但鄂尔多斯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6%以上,几乎每天都是“鄂尔多斯蓝”。
蓝,只是鄂尔多斯的色彩之一。这里的萱草花是橙红色的,像瘦高的百合,但花朵要小一些;细叶美女樱是亮紫色的,远远望去就像一块紫色的厚地毯;大丽花五颜六色,每一朵都有手掌那么大,是盛夏里的焦点。树下还有一片一片的小黄花,镶嵌在绵延不绝的绿带里,铺满了整个城市……走在康巴什的任何一条街上,熟悉花草的人绝对能把“报花名”的游戏玩个痛快。“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几乎一模一样的描述在雄安新区的规划中也提到过。只不过,康巴什先把自己建成了一座活生生、水灵灵的花城、绿城、生态城。
“鄂尔多斯已建成区绿地率达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385平方米,仅康巴什区就建有18处主题公园,暂时没有开发的空闲地带也建有花田,共计1200亩。”康巴什园林局局长王永刚告诉记者,这些花大都是园林局自己培育的,自产自用,节约成本。因为这几十种花草的存在,在中轴线上的太阳广场步行,通透的蓝天下,每一步都有穿花而行的风景。
康巴什区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城市核心区申报成功的国家4A级景区,花园城市既是鄂尔多斯努力打造的目标,也是鄂尔多斯应该呈现给游客的面貌。只不过,在沙漠边缘维系满满一城的绿带花海,水是个大问题。
“不浪费,都是中水。”王永刚指着地上的一个小喷头告诉记者,康巴什规划之初就设计了两条主要中水管,2017年,又对中水利用的枝干管网进行了补充。现在,康巴什中水实现100%利用,实现了由绿到美的转变。
(花丛中埋设的浇灌系统全部采用中水。)
除了康巴什,鄂尔多斯还有成吉思汗陵、库布齐沙漠、响沙湾景区,有辽阔的大草原,有奔腾的蒙古马。康巴什春夏赏花,响沙湾和九成宫等景区冬季滑雪,再加上古如歌文化日、鄂尔多斯婚礼文化日、蒙古族传统服装服饰大赛、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大祭、鄂尔多斯国际沙漠狂欢节等品牌文旅活动,让鄂尔多斯成为了一年四季都值得一去的全域景区。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生态、独特的草原文化和历史渊源,为鄂尔多斯打响了“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休闲避暑”主题旅游品牌。2019年,鄂尔多斯全市共接待游客1736万人次,同比增长19.4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15.1%。旅游富民的效果比青翠草原上越来越多的白色牧家乐还要亮眼。
(3)从娃娃开始的幸福感,来自每年民生投入占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0%以上
鄂尔多斯的美,来过的人都能看到;鄂尔多斯的好,住在这里的人才知道。如果小康的答卷以老百姓的幸福感来打分,记者采访中接触过的当地居民大都给鄂尔多斯打出了最高分。
4岁的张梓恒今年在康巴什第十幼儿园上中二班。这所幼儿园完全颠覆了国内幼儿园的常规设计,整个园区都是游乐场,有攀岩、儿童高尔夫、沙坑、大型积木等100多种户外活动项目,甚至还有空中滑索。孩子们穿着成套的雨衣雨鞋在小溪里挖沙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跳竹竿。“每天他都不愿意回家,放学了还要在这里玩一个小时才走。”张梓恒妈妈告诉记者,这家幼儿园每月收费400元,伙食费每天20元,而据她了解,全区的幼儿园条件、收费都差不多。
(康巴什第十幼儿园有攀岩、儿童高尔夫、沙坑、大型积木等100多种户外活动项目,甚至还有空中滑索。全区的幼儿园条件都差不多,家长们愉快地接受就近入学。)
记者还注意到,幼儿园的课程只设计了茶艺、美术、音乐等兴趣班,没有国内其他地方常见的拼音、数学等内容。“鄂尔多斯都是划片就近入学,每个小区附近都有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学质量都非常好,所以我们不用鸡娃,也不用想方设法择校。”张梓恒妈妈很庆幸自己孩子还能有快乐的童年,“鄂尔多斯几乎没有孩子上培训班。”
记者也特意走访了鄂尔多斯的多个小学、初中、高中,发现当地小学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按照教育部课标进度授课;初中和高中则强化教师培训和教研投入,在课堂时间突出高效率,保证了学习效果。平时对学生的考核也不以分数为唯一参照,不管是勤于锻炼、乐于助人还是热爱劳动,都有获得校级表彰的机会。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在鄂尔多斯验证了实效。作为基础教育的最后一棒,多年来,鄂尔多斯一中的一本率一直稳定在99%,即使按照最功利、最直接的评判标准,也称得上优秀。
教育资源优质均衡背后,是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教育投入占康巴什一年财政支出的60%以上。”康巴什区区长李冬告诉记者,康巴什的教育能吸引年轻的优秀人才聚集,也极大地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当然,这也得益于康巴什是个朝气蓬勃的新区,养老、医疗、低保等负担不重,可以集中力量发展教育。
在整个鄂尔多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都是增进民生福祉——数据显示,鄂尔多斯全市每年民生投入占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0%以上。在产业扶贫和民生兜底的双重带动下,2019年,鄂尔多斯全市7216户17504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21个自治区级贫困嘎查村全部退出,全市唯一的自治区级贫困旗杭锦旗顺利摘帽,全区人民共同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的鄂尔多斯,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奋进。(陈力 佘颖)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