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金华7月23日电(记者 奚金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3日,在浙江永康石柱镇安居乐业的少数民族同胞们又迎来了喜悦时刻,当天飞鹅山石榴籽社区揭牌仪式暨首届民族文化艺术周活动在此举行。作为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区)之一,永康欲以此为样板,以点带面,让少数民族同胞在这座永葆安康之城“落脚、扎根、致富”,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民族一家亲小吃 奚金燕 摄民族团结既是全面小康的保障和动力,又是同步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逐梦全面小康路上,石柱镇飞鹅山石榴籽社区书写了别样的精彩。
石柱镇地处永康“东大门”,有苗族、彝族、布依族等17个少数民族约7900多人口居住生活。去年,在各级统战民宗部门的指导下,石柱镇党委政府在镇政府所在地石柱村创建了一个实体化运作、嵌入式管理、无固定区域的虚拟化社区——飞鹅山石榴籽社区,从参与议事、教育培训、经济帮扶、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方面多措并举,为该镇各族群众提供了一个交流交往交融的平台。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初现成效。
民族艺术表演 奚金燕 摄谈及在石柱生活的点滴,来自湖北的土家族同胞源运红神采奕奕。十多年前,源运红走出大山,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背井离乡来到石柱打拼。从全然陌生到渐渐融入再到落地生根,源运红早已将永康当成了第二故乡,“永康这座城市对少数民族非常包容,让我感受到了深切的归属感。”
“这里经常组织活动,将来自四面八方各民族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来自仡佬族的冯双琴有着同样的感受。
这些质朴的话语,真实勾勒出多民族群众在“第二故乡”——永康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画面。
永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天忠在仪式上致辞 施天安 摄飞鹅山石榴籽社区发展脉络也映射出多民族同胞携手共奔小康的美好画面。回忆起初来的景象,源运红记忆深刻,“记得我刚到石柱时,大街小巷都还是泥土地、红砖墙,路面也是坑坑洼洼,店面、超市都没几家,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其所言,如今的石柱村店铺林立、交通便利,原本老旧的金银器一条街也焕然一新,路面干净整洁,两侧立面古韵古香,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墙、民族文化教育大讲堂、民族阅览区令人耳目一新。在这里,既能阅读古县永康的历史沉淀,也能感受多民族文化交融碰撞。
在这里生活的各族群众恰似石榴籽般抱成一团。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犹如石榴花般殷红怒放,把对更好日子的期盼化为脚下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一征程增添动人注脚。
飞鹅山石榴籽社区揭牌仪式 赵菲菲 摄23日在飞鹅山石榴籽社区揭牌仪式现场,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钟新章,中新社浙江分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柴燕菲,金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樊国斌等见证了飞鹅山石榴籽社区迈出的重要一步。
记者了解到,飞鹅山石榴籽社区围绕“七个一”,即“一套石榴籽社区议事会制度、一个联勤警务站、一支红色先锋志愿者服务队、一个民族和合之家、一条民族团结教育示范街、一系列民族文化活动、一批放心消费示范店”开展工作,努力创造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民族文化墙 奚金燕 摄为凝聚共建合力,飞鹅山石榴籽社区将对表现突出的少数民族代表,邀请列席镇党代会、人代会,并建立“民族团结一家亲”微信群,镇相关班子成员、派出所民警等入驻微信群,及时掌握各民族群众的需求,共同商讨解决涉及民族工作的社区事务。同时,举行烘焙、烹饪、家政等技能培训活动,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拓宽就业途径。
颗颗石榴籽,殷殷民族情。永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天忠表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城市发展、繁荣做出了贡献,如何促使他们更好适应和融入城市,是一个重要课题。
永康目前共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2.3万、含有44个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数11%。为更好帮助他们能够“留得下来、融得进来、富得起来”,永康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民族示范点创建、结对帮扶、文化融合等“个性化”措施,共育民族团结之花,共享和谐文明成果。其中,堰头小学获评“全国民族团结创建示范单位”。
胡天忠希望,以飞鹅山石榴籽社区创建为契机,凝心聚力将其建设为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的示范基地和永康民族工作的“重要窗口”,努力推动“盆景”成为全域“风景”。(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