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敢当
近日,云南省昆明市六年级学生陈某石通过研究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而获奖的消息引发争议。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发布声明称,经初步核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获奖项目学生系该所一位研究员的孩子。该研究所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
无论调查结果如何,这件事都值得我们深思。网友的质疑是有道理的:难道这个小学生的科研能力已经达到专业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水准?这显然不科学,也超出了正常人能够理解的范畴。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辑和驱动力呢?
《半月谈》记者近期调查了解到,一些“神通广大”的家长正在亲力亲为,从搞科研、策画展、发文章等方面整合资源、拼人脉,为孩子升学全面“助攻”。一位博士说自己曾做过一个项目,事后才知道是“替别人的孩子参加一项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做的”。
在教育部已经明确特长生、竞赛生培养与升学加分全面脱钩的情况下,为何家长们还乐此不疲?这是因为显性加分没有了,但“隐形加分”仍然存在,在校内评优、升学考试的保送名额等方面发挥作用。而近几年来,科技创新类竞赛加分仍不少见,即使常规高考途径的加分取消了,也会在各种保送、计划中体现。
“隐形加分”其实不难理解,若是几位竞争者在硬性指标方面难分伯仲,那就要寻找其他的参考项。这些参考项正是“隐形加分”可能存在的领域。这也正是一些家长“各显神通”,进行各种教育投机的“内在驱动力”。“艺术圈的家长搞艺考,学术圈的家长拼竞赛,各有各的门道,并且越高端越隐蔽,复核困难”,一位家长的吐槽不无道理,而“昆明市六年级小学生通过研究突变基因获奖”已然给出了生动的注脚。
其实,对各种教育投机行为复核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健全监督机制,在阳光下运行,对进入升学录取视线的特长、奖项等进行公示或抽查,一旦发现造假行为即刻取消资格并记入档案,必然会对投机者形成震慑,最大程度地保证教育公平。我们相信,只要监督的眼睛更多更亮了,投机者们想钻的空子也就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