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杜燕) 9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通报称,7月8日0时至24时,北京无新增报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连续3天无新增病例报告。
刘晓峰还介绍了两起聚集性疫情的具体情况:
聚集性疫情1:病例1陆某某,某建筑集团在京项目的采购员,经常到新发地市场采购。6月12日下午自觉乏力,未服药。6月13日根据单位关于到过新发地市场的人员进行自我隔离的要求,在宿舍隔离,自测体温37.3℃,遂前往门头沟区医院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6月14日被送往医院隔离治疗。当日,疾控中心对病例1所在单位职工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筛查,发现其宿舍同住人员病例2李某某核酸检测阳性,遂立即将其送往医院隔离治疗。病例2自述于发病前14天未出京,否认到过新发地市场,否认生牛羊肉、海鲜接触史,除在宿舍内未佩戴口罩,出宿舍门均佩戴一次性口罩。4月中旬开始一直与病例1同宿舍居住,直至6月12日晚搬至其他宿舍。分析认为本次聚集性疫情是采购员陆某某于新发地市场感染新冠病毒后造成二次传播,导致同宿舍李某某患病。
聚集性疫情2:6月17日至22日,大兴区黄村镇磁魏路1号某公司共有13名员工和3名员工家属诊断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首发病例,女,49岁,为该公司车间员工,6月7日曾与女儿共同前往新发地市场采购,6月13日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痰等症状,自行前往大兴区人民医院就诊,6月16日核酸检测阳性,6月17日确诊。病例2,女,39岁,为该公司车间员工,6月3日前往新发地市场采购,6月14日发病,核酸检测阳性,6月15日确诊。该公司13名患者中仅上述2名患者曾到访新发地市场,其余患者或与该2人在同一车间内工作,或与之密切接触。调查时发现,工作车间内人员较密集,无窗户、通风口少,各生产线和各部门人员共用进出通道、开水间、更衣室、卫生间等。还有员工在更衣室等区域不戴口罩的行为。疫情发生后,该公司于6月15日停产。上述13名患者中,有2名患者将病毒又传染给家庭成员。分析判定此次疫情为与新发地市场有关的综合性聚集性疫情。
刘晓峰指出,分析这两起聚集性疫情的发生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加强疫情防控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严格落实健康管理和单位防疫主体责任,是防止疫情传播的关键。北京市疾控中心也制定了《公众需要始终坚持的重点防控措施指引》,提示如下:
——常戴口罩
职业防护以及因工作需要与公众频繁近距离交流和接触的人员按岗位要求要坚持佩戴口罩。罹患任何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普通感冒等)的人员要尽量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必须前往时一定要佩戴口罩。护理老人、婴幼儿和长期卧床不起病人的护理人员,在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暂停护理;必须护理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保持手卫生。
任何人前往医院就诊或陪同他人前往医院时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建议大家外出时应随身携带口罩,在遇到自己无法确定风险,如户外景区部分景点人员密度过大、公共场所人员较多、行业主管部门有专门戴口罩相关规定,如乘坐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应及时佩戴口罩。
——保持社交距离
有条件的餐饮、美容美发、图书馆、美术馆等场所可采取预约到店进馆,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人员聚集。在取餐、结账等人员易聚集区域划设“一米线”,提倡服务员桌前结账,避免控制人员聚集。公园、景区、农家乐等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可通过预约、限量、错峰等方式,控制人员密度。
——保持手卫生
日常生活中公众要养成在饮食前后、如厕前后、碰触公共物品或部位后及时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洁手的好习惯。如果怀疑接触了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立即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清洁双手前尽量不要触碰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尽量不要手直接遮掩,可用肘部或纸巾遮掩。
——做好饮食卫生
外出就餐要选择有资质的商家,避免生食或半生食。家庭烹饪购买食物和原材料时要选择正规商家的商品。烹饪过程中要注意生熟分开。动物源性类,如牛羊肉、禽肉、水产品食品要注意煮熟煮透。处理过动物源性类食品的刀、案板等要及时清洗消毒。生吃或半生吃的瓜果蔬菜要用流水清洗后食用。
——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采取湿式打扫方式,保持居室环境整洁卫生。家中使用分体式空调应定期对过滤网和表冷器进行清洗或消毒。每日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勿将垃圾堆放到楼道,应做好分类,投放至小区垃圾桶内。 【编辑:罗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