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6月29日电 题:“中国贫困人口最多地级市”如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中新网记者 胡远航
“1000多天来,平均每天脱贫1000多人;截至2019年末,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末的185.07万人下降至15.99万人,贫困村由1235个减至104个,10个贫困县区摘帽9个,贫困发生率从34.8%下降至3.4%;104个未出列贫困村及镇雄县现均达到出列和摘帽标准。”
这是29日,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级市——云南省昭通市,在“云南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交出的脱贫攻坚“成绩单”。
这份“成绩单”无疑是沉甸甸的。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处、乌蒙山腹地的昭通,人多地少、山高坡陡、江河纵横、地质脆弱、灾害频发,很长一段时间,“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这样一个地方,如何逆袭解决千百年来的困境?中共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总结三条经验: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这“三位一体”整体推进。
“昭通市境内97%以上是山区。搬不动山,就搬人。”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昭通有36.24万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从山区搬入城镇。安置规模分别为4.06万人、3.63万人的靖安、卯家湾两大安置区,是目前中国第一第二大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为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昭通市给23个新增集中安置区配置44所学校、33个医疗服务机构、8万亩产业基地、9100个蔬菜和食用菌大棚、105万平方米“扶贫车间”和配套商业设施。如今,迁出地60万亩耕地、77万亩林地、0.81万亩宅基地已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还竹还果。
2019年春节前,绥江县人、69岁的杨顺高和当地1865户7144名贫困民众,一起从大山深处搬入县城新居。望着新家,老人感慨:“做梦都没想到,能够搬到这么好的地方。”
同时,立足人口众多的实际,昭通市积极推动有计划、有层次、有保障地转移就业。目前,全市305.2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6.89万人,转移就业率80.89%;贫困户和易迁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为打破产业散、小、弱的短板,昭通市还培育苹果、竹子、马铃薯、特色养殖、天麻、花椒等6个高原特色产业。目前,该市苹果种植面积近80万亩,量价齐增;规划建设的600万亩竹基地已建成450万亩;300万亩马铃薯正逐步实现“昭通大洋芋、世界马铃薯、扶贫大产业”的蜕变。
5年来,昭通市在累计减贫169.08万人的同时,2019年全市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一举突破千亿元人民币大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全社会用电量等指标增速均位列云南省第一。
这背后,有着6.37万名扶贫干部、5203名驻村扶贫队员的付出,和“长征精神”的激励。
“作为革命老区,红色基因根植于昭通人民的血脉。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艰中之艰,我们以‘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难不难,想想当年红军来到扎西有多难’来激励和鞭策自己。”杨亚林说。据统计,2016年以来,昭通有25名干部的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一线。
“贫穷落后,不是昭通固有的标签。”杨亚林称,下一步,昭通市还将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通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精心打造“苹果之城”等举措,促进“滇东北崛起”。(完) 【编辑:叶攀】